第(1/3)页 离开研究院,霍海的车直接前往了新城。 此时,全城各地,所有的告示牌上,正在疯狂的张贴告示。 不少人都聚集在了告示牌前。 现在不是几年前了,现在在长安主城住的人,小半都是认字的。 准确的说是以前住在长安的老长安,都认字,新来的劳工此时站在告示牌前,才知道为什么别人要学认字。 “嚯哟!” “大政策啊!” “少尉大人大手笔啊,上台就搞个大动静。” “扑街,人家是大司农,不是少尉了。” 现场不认字的人,看着别人讨论的热烈,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到底什么意思啊,大家怎么都这么关心这个事儿。 以前告示牌不是没贴过告示,但是也没有看得人都现场就热烈的讨论上了的情况出现啊。 “兄弟,上面写的什么意思啊?” 还真就应了那句话,民以食为天。 旁边的人告诉他:“告示上公布,从今天起,允许所有平民食用羊肉。取消以前只有贵族才能吃羊肉的法律。取而代之的是公布了养殖法规,责令放养圈养羊的同时必须保证土地不会荒漠化,否则重罚。” 什么事情能引起全民讨论呢?当然是吃。 所有人都在疯狂讨论这件事情。 “啊,可以吃羊肉了,那羊肉比狗肉便宜点,咱们还是买狗肉吃!” “你真笨啊,羊肉以前便宜是因为以前就那点贵族,所以他们吃得少,没人买,属于买方市场。现在允许吃了,买卖多起来了,吃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涨价了啊,你不会以为现在允许大家吃了,这羊依旧六百大钱一头吧?!” 要知道,六年前,长安的一头成年公羊,价格差不多是一千左右。 而现在,只剩六百了。 这还是刘彻在控制粮价的后果,要是没有刘彻吃掉高价粮,粮食价格早就开始暴跌了,那用粮食养殖畜类的就会变多,那羊的价格还得跌。 其实羊的价格跌到二百多一头,才正常,这保住六百,还是因为刘彻高价收购粮食的原因。 但刘彻也不会亏。 如今放开吃羊了,羊涨价是理所当然。 涨价不怕,恐怖的是,长安就皇家牧场一家能大规模拿出羊来! 整个牧场的估值自然是要飞涨的。 而且,刘彻也不怕牧场的羊被吃完。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肉羊可以用火车用轮船从北方往长安附近送,送到牧场,再谷饲一段时间,再出产。 以皇家牧场六年时间在长安人心中留下的坚实基础,这生意不做成百年老字号,都算后来接手的人脑子不好使。 “这羊涨价了,吃的人多了,狗肉得降价了吧?我等屁民终于能吃上便宜肉了?” 旁边的人看过去:“现在的肉还不够便宜?” 目前一只羊出肉二十斤,价格是六百大钱,一斤肉是三十大钱。 而猪的价格只剩三大钱一斤了。 狗的价格差不多是五大钱一斤。 这个价格说实话比几年前没低多少。 几年前肉更贵。 但问题是,几年前买一条狗一头猪是要买一整个,然后自己搞定。 现在买肉是可以去市场,买一斤精肉。 这就是两个概念了。 实际上现在生猪价格已经到一大钱了,而狗的价格不到两大钱。 这个价格对比几年前,已经低的离谱了! 但…… “你又错了,羊涨价,狗也得涨价。” 旁边讨论的热烈的人都看向了这个开口的年轻人。 “你这是说的什么胡话,人家允许普通人吃羊肉了,大商人们肯定愿意吃羊肉而不是狗肉,他们不吃狗肉了,吃狗肉的人变少了,狗肉价格难道不会下跌?” 这个年轻人看向质疑的人:“你在说什么胡话?” “大商人们吃羊肉,就等于吃狗肉的人变少了?长安城的人口每天都在上涨,你们不知道?新来的人赚了钱后,不吃狗肉?” “现在的运输线路往长安运输货物,总运量是固定的,能运送这么多粮食进来。” “而羊的出肉率低,狗的出肉率高,允许吃羊了,市场上的商人为了赚钱,就会大规模的养殖羊,就要耗费更多粮食。” “这样一来,粮食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吃狗肉的人一点没少,长安人口越来越多,粮食需求进一步变高。” “这粮食价格变高需求变高双重推动下,粮价还是要上涨的。” “这样一来,狗肉养殖成本变高了,自然就要涨价了。” 年轻人说完后得意的看向四周的人:“明白了吗。物品卖多少钱,不是以买的人多寡或者出多少钱决定的。是以他的成本决定的。” “如果有一天成本过于高,大家不买了,那这个物品只会退市,并不会降价,没人会做亏本生意。” 他这么说,其他人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说的有道理啊。” “原来是这样。” “你这么聪明,你说说这个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年轻人手中的小杆子敲打左手手心:“这当然是为了提高长安的工人比例。” 此话一出,现场的人都懵了。 允许普通人吃羊肉,和提高长安的工人比例?这有什么关系? 年轻人看大家都不明白,得意:“看不懂是吧?那我给你们讲一下。” “第一,长安城有大量的原住民,还有很多各地的比较有钱的人,来到长安后,依靠本身的钱,日子过得好好的。” “这些人如果还过过去那种,每天三顿饭,十天一顿肉的日子,以现在的粮价,用到死都花不光他们的钱,更何况现在把钱存进银行还有利息,他们吃利息都够过日子了。” 大家听完面面相觑。 年轻人继续:“而允许普通人吃羊肉后,大家会一辈子不吃吗?就算平时吃不起,那逢年过节,得吃一吃吧?就算有人逢年过节也不吃,那大不了大农令想个法子制造个节日,说这个节日就得吃羊肉,不就完事儿了?” “这样一来,这里吃一点那里吃一点,生活成本变高了,那他们就没法躺在长安过日子了,就只能去做工人,这不就提高了工人比例么?” 这有道理啊! 众人听完都在点头。 年轻人:“第二,这个法令,是允许普通人吃羊肉,但没有允许一种人吃羊肉,那就是奴隶。” “众所周知,在大汉,奴隶几乎是自愿卖身到公卿王侯之家的。” “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普通人差不多,就算是差一点点,但也是旱涝保收,不用自己愁吃愁喝。” “倘若,奴隶吃的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后,贵族养不起了怎么办?” 有人开口:“废除奴隶?让他们自己去当工人?” 年轻人:“也许这一个政策做不到,但是这样的政策来个三五个七八个,最终奴隶主只能慢慢妥协,让手里的奴隶,变成工人。” “未来啊,大部分家庭就算有钱,也养不起奴隶,最多能雇佣长工,很多家庭没那么有钱,自己的活儿又干不完,就得雇佣短工,也许两三个家庭合起来养一个工人,而不是一家养一个奴隶。” “这解放出来的两个人,就成了工厂的工人。” “那大贵族家庭更是,这些家族谁不蓄奴几百甚至上千?都得吐出来。若是没有人口,商业怎么繁华,大农令怎么提升大汉经济?” 年轻人说完,摊开手,示意所有人,不服的话大可以站出来辩一辩。 人群背后,传来了声音:“蒋不疑,把他嘚上车。” “是,大农令!” 众人回头,年轻人也回头,蒋不疑一把拎着年轻人就走。 几年前,蒋不疑刚刚开始发育时,就一挑二杀了两个匈奴刺客。 如今跟着霍海这么久的时间,好吃好喝的养着,又跟着海军路博德的人操练了不少时日,也是一把好手,不输给皇甫华。 逮个读书的年轻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众人一看是霍海在外旁听,都笑了。 “你小子,乱说话得罪了大农令了吧?” “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你胡乱说穿大农令的意图,岂不是找事儿?” 被抓着衣襟提起来的年轻人:“你懂个屁!老子发达咯!这政令无解的,就是阳谋,没法解决的,谁都没法儿,根本不怕说,就是更多人知道也没关系。” “你能忍得住能买羊肉吃却不买吗?你能忍得住赚了钱有好日子不过过苦日子吗?还是哪个贵族能逆时代潮流?” 只要妥协奴隶问题,就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变得更富有,有几个大贵族非要逆向走? 那到时候家道中落,也轮不到他蓄奴了。 马车上,蒋不疑把年轻人放在了马车地板上。 霍海靠着沙发:“起来坐,地板凉。” 年轻人也不客气,爬起来拍了拍屁股,坐在了侧面沙发上。 霍海:“叫什么?” 年轻人拱手行礼:“在下刘鸿坪,拜见大农令。” 霍海看了一眼年轻人的手:“皮肤细嫩没干过粗活,以前就是读书人。” “皮肤白嫩,是一个日照很少的地方来的人,蜀郡人是吧?” “来了长安时间不长,但是每天都在抛头露面,手腕往上,衣领往上,都晒黑了。” 其实正常人来说在长安是不可能晒黑的,长安有个什么鬼太阳晒啊,也没多少人要在烈日下打工啊,再说了这怎么热也属于北方啊。 长安周围一圈的人,都比长安人黑。 但唯独蜀郡来的人,在长安,都能晒黑。 毕竟从雪白变成月牙白,那也是一种变黑。 太好分辨了。 刘鸿坪嘿嘿一笑:“瞒不过大农令。” 霍海:“聪明人是不会天天好为人师的,除非有好事。” “你是怎么知道我要从这儿过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