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婴齐认定了霍海即将崩盘。 南越国,一亩优质土地,价格是二百大钱,一亩中等良田价格是一百大钱,而劣质土地,价格是四十大钱。 这里都是半斤钱。 换算成大汉的钱,就是优质土地四百大钱,中等良田二百大钱,劣质土地八十大钱。 这个价格,差不多是洛阳区域内非近郊的土地价格。 其中劣质土地比大汉地价最便宜的地方都便宜。 没办法,这里是南越国,这里有两个三角洲冲积扇,还有一整个沿海平原,这个沿海平原,虽然狭窄,但是长度达到了上千公里。 他们目前开发出来的良田数量是九十三万顷,什么概念?比蜀郡上一次统计的时候统计的数字不差。 不过成都平原的耕地是天生肥沃,同时改造了几百年了。 而这边的田土次等肥沃,只改造了几十年。 而一顷等于一百亩。 所以,整个南越国,所有的田,算下来价格是二十八亿大钱不到。 他们流通中的土,价格合起来,是二十二亿大钱不到。 他们所有县城的重要土地宅院,价格是十七亿不到。 合计起来,一共是六十七亿。 实际上,霍海的钱,轻松就能吃下整个南越国。 甚至于,大汉发展到今年,除了霍海和刘彻之外,还有其他人能吃下这里。 比如李家曹家联合,差距就不是很大了。 比如刘彭祖和鲁王刘光,合起来也差距不大。 霍海之所以慢慢吃,是在给南越国朝堂百官反应时间。 不要以为这些人未来能在这里当土霸王。 等南越国一回归,长安成都洛阳甚至是千乘的资金将会涌入这里,把地给拿下来。 至于这些人得到的钱,霍海不会去动。 但是人不能拥有自己本事之外的钱,市场会拿回去的。 但是,现阶段,霍海需要他们拥有南越国大量资产,然后站在自己这一头,把赵婴齐架下去。 霍海看着账本,商富兴匆匆到来:“开始了!” 霍海挑眉:“哦?” 商富:“市场上出现了一股莫名的势力,开始收购欠条。” 这个生意很奇怪,欠条其实就等于是钱,它可以直接流通,可以购买物品,可以换取金属货币。 为什么还有人出钱收购欠条? 而且是加价收购? 这个人想要干什么? 这个人只有一个目的。 挤兑半两钱。 他害怕自己挤兑的时候别人不跟,所以他需要大量收购半两钱。 “现如今,南越国的通货紧缩这么严重,赵婴齐还拿半两钱出来兑换欠条,你猜是谁没饭吃了?” 商富思索了一下抬头:“南越军队。” 霍海点头。 现在南越国所有的百姓,都是跟随霍氏走的。 农业居民,即将要开始种植霍海的土地了,因为不久之后别人手里就没有土地了,只有霍海有。他们只能租霍海的土地种。 就算是自己有土地的普通农民,也要依靠霍氏高价出售稻米,购买只有稻米价格三分之一的小麦制品过日子,这样才有余钱购买其他想要的各种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 城市居民,跟随着霍氏的产业工作。 就算不是霍氏旗下的工人,也是在二级转卖霍氏批发的商品,购买霍氏的商品生活吃霍氏的鱼,端霍氏的碗。 读书人,读着新学。 南越国本来就注定了不可能独处,因为他们一直就是用的大汉的文字。 他们可不是只使用小篆,在大汉那边改隶书后,这边的有识之士马上开始学隶书。 在长安开始教新学后,这边的有识之士马上开始学简体字。而现在霍氏还在积极推动学校建立,学习简体字的更多了。 南越百官,跟随着霍氏购买田土资产。 他们现在和霍氏共同掌控着南越国八成的固定值产。 除了目前不能买卖的未开发的山林,赵婴齐王室直属的土地,各地郡县官衙直属的土地(官府开荒),其他的资产,都是他们和霍海共同持有的。 整个南越国,所有的阶层,只有两个群体跟随着赵婴齐麾下。 一个是本地渔民,他们看到霍氏就生气。 一个是军队,他们只吃皇帝的饭。 但是,不久之后,霍氏要开始在南越国全沿海地区收集鱼粉,运送到千乘到长安,来增加猪狗鸡鸭的额产量。 不久之后南越国的渔民,都得站上霍氏的船。 唯一剩下的,还在南越国王赵婴齐手中的,就是南越军队。 而现在,赵婴齐为了收购欠条,开始出售半两钱收回欠条。 他一直在造币,但是南越国造币技术铜提炼技术,造币能赚多少呢?造币速度能有多快呢? 所以,他只能挪用军费。 南越国将士,在一个蒸蒸日上的环境里,在所有人都越来越有钱的环境里,突然吃不上饭了。 他们,还站在赵婴齐那边吗? 南越国的普通市民突然有了工作,月入翻了七八倍。 南越国的富人,把固定资产卖了,手头的钱更多了。 南越国的百官,从百亩之家变千亩之家巨千亩之家,甚至万亩之家了。 所有人都越来越富裕,吃的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军队断粮了。 商富:“但是公子,您这么兑换,到时候赵婴齐还是要发动挤兑的。” “我们到时候哪儿来的钱兑换呢?” 霍海淡然:“我们有多少欠条就有多少半两钱。” 商富:“可是我们不是用了大量的半两钱,兑换给了南越富人们购买他们手中的田土么?” “现在我们有整整五十亿半两钱的缺口啊!” 商富思考了一下继续:“而且,现在赵婴齐开始这么兑换之后,肯定有其他人跟着兑换,这带起了风气之后,不少富人手里也会囤积欠条。” “到时候赵婴齐挤兑时,大量富人都会挤兑。” “现在市场这么混乱,有些兑换了欠条的人,暂时不会存钱也不会兑换钱给银行,可能会持有半两钱观望一下。” “如此计算,我们至少有七十五亿半两钱的缺口。” “这怎么解?” 霍海哈哈大笑:“赵婴齐也是这么想的。” 商富不解:“难道不是吗?” 霍海淡然:“是吗?” 是啊,无论如何算,霍海这儿都有七十五亿半两钱的缺口。 这个缺口太大了。 就算现在南越国王赵婴齐把造币权给霍海,让霍海开炉造币,几个月时间都造不出这么多钱币来。 这个问题怎么解? 当然,商富知道现在大汉的舰队随时都能把番禺炸上天。 只是,霍海说过要和平拿下南越,才能达到让他们不再有反心的效果。 怎么解? 霍海笑了笑,看向窗外,不说话。 商富知道,别人这么装逼是装高手,而公子是真高手。 所以也不再问了。 公子胸有成竹,自己只用看表演就行了。 南越国,将会是历史上第一个被钱吞掉的国家。 …… 时间斗转。 赵婴齐巡视军营。 南越瓯骆将左黄同急切:“王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给士兵的家人发补贴了。” 南越国是一个军事为骨干的国家,士兵的待遇非常好,和以前长安良家子类似。 一个军人一年吃多少粮食,家里人能拿到这个标准一半的粮食补助,而未成年子女能拿全额。 但是现在已经停发四个月了。 赵婴齐摁住黄同的肩膀:“你知道孤在做什么吗?” 黄同哪儿不知道?赵婴齐承诺过,只要这事成了,未来会把一整个县的良田分给他。 黄同是越族人,是吕嘉走后,越族的代表了,也是军中最高层的官员。 因为母亲是汉人,子女又和汉人联亲,倒是没有被其他将领敌视,一路坐到了这个位置。 目前除了负责王城守备的中尉高,就属他的权利最大了。 其他几个将军代表,手里的兵都要少一些,或者是直属于内卫的职务。 黄同:“可是,现在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将士们心寒啊!” 以前,将士们吃饱了,看着老百姓挨饿。 现在老百姓大鱼大肉,看着将士们挨饿。 还有以前穷的快穷死了的平民小孩,问将士的孩子:“你家怎么不吃肉,是不爱吃吗?你家怎么不吃晚饭?少吃一顿减肥吗?听说长安流行减肥,你们日子过的真好,居然还有功夫减肥。” 天老爷,将士们都快吃不起午饭,只能吃早饭了。 赵婴齐咬牙:“让将士们忍一忍,你再把消息告诉一些中层将领,让他们知道秘密,让他们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开始挤兑了!” 听说终于要开始挤兑了,黄同松了一口气。 赵婴齐此时想要笑。 为了积累欠条,赵婴齐把自己的皇庄都给全卖了,能卖的资产都给卖了。 甚至偷偷派人拿出了一些不存在的野山的山头,拿出去卖,价格颇高。 霍海照单全收! 不怪霍海收。 过去几个月,橡胶树苗真的发起来了! 霍海不知道后世东南亚的橡胶产业都在什么地方,但是现在天气比后世炎热,整个红河三角洲往里走的山麓,都能种植橡胶! 这一批树种下去,七年后就可以开始割胶了。 所以霍海急需要买山麓山脚下的田土。 田?霍海哪怕再有钱也没那么奢侈。 今年霍海主导整个南越国能产粮食的地方都在种植粮食,这些稻米未来都要送去北方的。 还有很多地方开始大规模种植果树,不久之后南越国要建成水果罐头基地,无论是海上还是整个北方都需要罐头。 因为要补充维生素。 现如今大汉夜盲症太多了,就算伙食上来了短时间也好不了。 只有水果和海鱼能解决这个问题。 南越国这片地方,能让巨龙擦亮眼。 所以,霍海照单全收。 在商富和赵婴齐的计算下,霍海半两钱的缺口,已经达到了九十八亿! 即将破百亿! 要不是霍海,赵婴齐都不知道南越国有这么多钱! 这还是缺口啊! 那些隐藏在那些富人手里的钱,该有多少? 赵婴齐已经想好了,在搞定霍海后,就该收割这些人了。 只要能完成,自己积蓄的国力,绝对够反攻大汉了! 霍海也在算,算赵婴齐在哪个窗口动手。 只是,算着算着,当有大量的人开始往外兑换半两钱的消息传递出来的时候,霍海都没搞懂赵婴齐在干什么。 也没有标志性事件,也没有可以发酵的热点,什么都没有,硬生生就开始兑换了? 不先搞舆论,凭空开始兑换? 搞了半天之后,霍海搞明白了。 赵婴齐不是要搞个舆论然后开始挤兑,而是自己开始兑换,想让霍氏兑换不出来钱了,然后来搞舆论。 这不大傻子嘛。 不过赵婴齐的时机霍海也搞懂了。 可能是赵婴齐算到霍氏银行有一百亿资金缺口的时候,开始兑换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