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霍海放下了手中的书信。 很意外,这封书信是一个想象不到的人寄过来的。 是卫伉。 霍海对于这个小表弟过于熟悉,以至于想不到他会给自己写信。 看完书信,霍海开始怀疑人生。 劳动真就那么教育人? 卫伉居然完全变了模样。 如果是眼下这个卫伉,霍海甚至不知道他怎么会被削去爵位。 俗话说得好,小偷针大偷金。 在大汉,这句话叫做小偷针大偷淫。 卫伉被削去爵位,是因为不带御赐的腰牌,直接进入后宫。 这种说法很明显是为各方都留面子的说法,卫伉百分之一千万就是在后宫偷人了。 具体是宫女还是刘彻的妃子,不好说。 后者可能性巨大。 当然,霍海记得不是那么清楚,霍海只记得卫伉干了个不法之事,然后削爵。 后来才在巫蛊之祸中被连累死。 现在江户已经去了东太岛江户,巫蛊之祸爆发的可能性极小。 但不耽搁卫伉作死自己。 但是看完书信,霍海感觉,卫伉应该是真正的被改变了。 书信上讲的内容很简单,卫伉拉了一下家常,他首先讲自己在矿上待到六月之后,就被工友推举,被管事的羽林卫推选成为了铁路的段长,同时担任一个矿的工长,负责给这个铁路站点提供煤炭。 书信里没有说清楚,但是这些站点什么样,霍海一清二楚。 而卫伉在权力之内,几乎把这个站点发展到了极限。 只用了短短一个月。 比如书信中卫伉提到卜式在从北境第二次回归时在印台站补给吃饭,得知兄长您依旧没有回到长安,让我向您问好。 这么简单一句话,霍海提取出了很多信息。 印台距离同关火车站不是很远的,就是二十来公里的样子。 听起来远,但是火车就算慢慢摇,一个小时也就到了。 但是!这辆火车居然在印台停车补给,而不是在同关停车补给,说明什么? 要知道这辆车上可是有卜式这样的重臣,应该是匈奴公司的包车,而且属于特殊班列。 这说明,第一,铁路系统越来越繁茂了,同关的站台已经不够那么多班线使用了。 第二,印台站搞的非常好,以至于别人档次很高的车都愿意不在同关停留而是到印台补给。 这说明,印台站在卫伉这个段长的带领下,短短一个月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确,卫伉比普通人见识广,他要是用脑子想事情做事情,比普通人容易成功。 但是他这辈子用过脑子干事儿吗? 他开始长脑子了? 而书信中还说到,刘彻亲自召见了他,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让他离开段长这个职务,有其他事情安排。 段长,在目前大汉的体系中,差不多是县令的级别,但是属于超级强县令,比郡守弱一点点。 再通俗一点点说,就是类似于霍海的长安少尉这个职务。 毕竟铁路现在就那点,段长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必然的。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仕途起步点了。 如果不是卫伉做的非常不错的话,刘彻断然不会让他离开这个位置重新安排。 现在的情况是大汉扩张太快,不只是皇子不够用了,卫霍两家的人也是不够用了。 卫伉如果做出了成绩,刘彻另眼相看,然后重新安排职务的可能性很高。 随后,卫伉又把矿上的一些情况汇报给了霍海,并且说见到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说要和霍海斗诗。 写到这里后,卫伉基本上已经把矿上的事情交代完了,他又开始写家里的情况。 最近大将军卫青又一次北上了。 今年大汉本来是要收服鲜卑和肃慎之一的,但是因为南面发展的太好了,大量资源倾斜了过来。 但是,当一个区域富裕了之后,难免有多的想法,所以卫青再次北上坐镇。 一方面匈奴公司那边,单于本部已经被蚕食的只剩下二十来万核心了,非常惨。 而长安城现在一切安好,卫伉离开矿上回到长安后,先后拜访了公孙贺,陈掌等长辈。 长辈让卫伉以霍海为榜样,不要再像以前那么晃荡了。 卫伉深以为然,认为自己以前属实过分了。 然后卫伉又说起了自己和居元是好朋友,请霍海能够照看居元一二。 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居元,对大海也是没有见过,想象不出来,询问大海味道是不是真的很像腌盐肉后剩下的水。 再然后,卫伉说起有一件事情想要解决,询问过居元,居元说卫伉可以问问霍海,他说自己本来是很想给霍海写信的。 但有了这个事情后,反而不好写了。 犹豫了很久,才写来了这封信。 霍海继续看下去,直呼好家伙。 原来,当时卫青想要迎娶平阳长公主,本来都已经要给刘彻说了。 结果,那时候刘彻以为居元这个人是作假出来的,就去微服私访了居元家里。 居元的母亲,就讲起了卫伉那天来家里,嚎啕大哭的事情。 卫青霍去病都在旁边听着呢,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卫伉在居元妈妈面前,提起了自己去世的母亲,说起了自己去世的母亲害怕他受欺负时让他做的那些事情。 什么能抢的一定要抢,能占的一定要占,能撒泼打滚就一定要撒泼打滚。 卫青这才知道,原来卫伉的母亲这么担心卫伉失去家业。 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卫青就不再跟刘彻提起要娶平阳长公主的事情了。 平阳长公主就跟卫少儿抱怨过这个事情,埋怨卫青说话不算话,还什么帝国的元帅呢,分明是个没有信誉的男人。 卫少儿就跟霍去病说了这个事情。 霍去病能怎么办?霍去病兜兜转转,就干脆找来了卫伉,把事情告诉了卫伉。 霍去病不会跟卫伉去分析什么家族势力,什么政治连结,什么势力发展,什么抱团取暖。 霍去病只告诉卫伉:“天下英雄哪有只娶一个老婆的,更何况你爹一个老婆都没有。” 卫伉现在也不是笨蛋了,知道自己要什么。 卫青为了自己,不再娶亲,这个态度,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而自己耽误老父亲娶妻,反而有问题。 以前还可以说大将军卫青是因为帝国战事,所以没工夫续弦,如今呢? 所以卫伉就询问霍海自己应该怎么办。 霍海看完信件后,就给卫伉回信了。 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让卫伉去跟刘彻说,同时还要把自己给刘彻的信件送去给刘彻。 …… 卫伉拿到信之后很奇怪,表哥写给陛下的信,干嘛要假我之手? 无论是官方驿丞,还是霍氏的信使,谁都可以最快的把信件送到皇宫里。 自己算怎么回事儿? 但是,卫伉仔细的考虑后,还是决定照做。 卫伉在皇宫,见到了逗刘墨的刘彻。 刘彻逗了几下,用自己的胡子去扎刘墨,刘墨抗拒,刘彻哈哈大笑,回头:“你说吧。” 卫伉把自己的老父亲的婚事说了一遍。 然后开口:“姑父……” 刘彻思索了一下,开口:“你父亲自己不愿意提,是因为爱护你,朕又有什么好说的呢?难道让朕,直接下旨给他赐婚。” 卫伉深吸一口气大声:“臣就是这个意思!” 刘彻哈哈大笑:“倒是有意思,儿子帮老爹提亲。” 关键是还是跟新娘的弟弟提亲。 以后怕是很难出现这个场景了。 刘彻笑着:“让朕想想。” 卫伉从怀里掏出书信:“姑父,这是表哥给您的。” 刘彻:“哪个表哥?” 卫伉:“霍海。” 刘彻歪头狐疑:“霍海?霍海给朕写信,让你帮忙送信?” 刘彻拆开信封,打开来看。 【吾皇万岁万万岁,千秋万载,公盖前史。臣在东海之滨,见到……才觉陛下恩厚,故而……陛下犹如……】 刘彻瞥了一眼,第一页全是这种话。 刘彻也是看烦了,直接把第一页给拿到了最后。 要不是当世纸张出现的时间太短,没有书法家,霍海就是最出名的书法家,刘彻能给他这张废纸丢咯。 第一次听还新鲜,听多了刘彻就知道霍海是在摆弄文采了。 谁说拍马屁的时候不能炫耀自己呢? 第二页看了一段,刘彻狂喜。 霍海写的是,前几日卫长公主呕吐,随行医生检查后确认卫长公主怀有身孕。 刘彻大喜过望。 自己要当爷爷了,准确的说是外公。 刘彻继续看下去。 原来卫长公主本来就晕船,如果这段时间坐船,孕吐肯定会更厉害,而如果过几个月再坐船,肚子大着恐怕不合适。 所以,霍海和卫长公主商量了一下,决定要把孩子生了,才会回长安。 刘彻狂喜之后也是深深的担忧。 卫长公主晕船这个事情的确是厉害。 之前在漕运卫长公主还能忍,适应了好久才适应下来,到了黄河又加重了一个程度。 到了大海上就不必说了。 霍海天天借口卫长公主适应晕船,在千乘待了七八个月。 而现在卫长公主怀孕,更敏感了,就算之前已经适应了海船,现在怕是也不行了。 看完后,刘彻想要召人,但是手里又抱着刘墨,于是大汉:“来人!” 王内侍和罗烈双双上前。 刘彻:“通知皇后过来一趟!” “还有……你去传旨,让平阳长公主来一趟!” 卫伉一脸懵逼,难道表哥帮忙求情了? 但是怎么表哥一说,陛下就这么大的动静啊? 想不清楚的事情就不想,卫伉就在旁边看着。 等卫子夫来了,听了刘彻和卫子夫的对话,卫伉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情是长安城今年最重大的事情。 知道去年霍嬗出生后,得到了多大的恩赐么? 霍去病是刘彻带大的,而霍去病的儿子,就像刘彻的孙子一样,刘彻喜爱极了。 如今,霍海如此受恩宠,而卫长公主又是刘彻最受恩宠的子女,这俩人生的孩子,将会是什么样的恩宠? 这一下,卫伉知道怎么回事了。 现在刘彻心情开心的离谱,谁上去说句吉祥话,那都是赏千金,所以,自己老爹的婚事,应该是有着落了。 不过卫伉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事情也有着落了。 刘彻在跟平阳公主谈过之后,又召见卫伉,明确表示自己已经下旨赐婚卫青和平阳公主。 然后告诉卫伉:“男儿志在四方,你已经不是那个受母亲保护的小孩了,只有刘墨这样的小孩子,才在母亲羽翼之中。” “如果你母亲担心你这一脉失去传承,那大可不必担心,即日起,你就是镇美大将军,去美洲吧,打出基业来。” 卫伉现在什么职务,什么未来都可以接受。 镇美大将军? 卫伉也知道新大陆被发现,因为沿岸雪山和巨木海岸线过于美丽,被命名为美洲的事情。 去海上么? 卫伉还没看过海:“是,陛下!” …… 十一月,第一批从美洲运过来的橡胶树树苗,已经在红河三角洲的边缘种植了。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是挑衅赵婴齐。 但是,赵婴齐根本不为所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