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之所以现在文翁这么出名,是因为文翁一把年纪了,本来还以为一入蜀就一辈子都出不来了,结果临了还费劲千辛万苦来长安,为的不是享受,为的是考察新学。 文翁在这边根据成都的情况,也搞了很多本地化的东西,政策,送回成都。 长安这边有什么变化发展,文翁这边也是送回给成都。 实际上文翁来长安已经小一年了,这一年中,他活动很少,他带来的其他弟子和官员多在长安走动,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虽然政治上来说长安一板砖儿下去能撂倒八个比他弟子官职高的人物。 但这些人也都是贵族坐上宾。 毕竟成都是新商改很重要的环节,而他们代表的是新学改革中蜀郡一派的力量。 霍海被刘彻提醒文翁之后,豁然开朗。 这个事情,还真就需要文翁办! 就算到时候别的人生气,能怎么办? 就算百官和贵族,见到新的考试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后,要翻脸,怎么翻? 把文翁这个小老头弄死? 文翁无论是贤名还是学名,那都是很高的,同时他还是封疆大吏退休。 整他是什么意思?别的封疆大吏怎么想? 你们在长安的大官是大官,我们就给你们整? 肯定整不了。 整文翁的儿子? 你在搞笑吗,文翁二十岁入蜀,在蜀地经营了半个世纪,人家家里人在蜀郡,说一不二。 你去蜀郡整他?还是你去蜀郡挨整? 这也就是文翁是个老好人,忠心不二,换个人的话,朝廷早把这个位置的人轮换了十次八次了,哪儿可能让一个人在这儿经营半个世纪? 但就因为经营的久,就算再怎么不刻意培养自己人,那也是满大街自己人了。 当初文翁石室建立后,学成的人,有抱负的送来长安当太学学生了。 而差一些的,留在蜀郡各地补缺了。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蜀郡哪个官员不是文翁的学生? 而如今,文翁没让他儿子真正的走官路,反而顺利退位让张骞接手。 历史上张骞只做了两年蜀郡扛把子,正式郡守称谓都没拿到,但是这一世张骞在这儿也干满四年马上五年了,已经顺利的从文翁哪儿接班,成了蜀郡郡守。 但如果有外来人要整文翁家里人,张骞不出力帮忙的话,还能服众么?不说张骞,任何人不保护文翁的家里人,那都没法服众。 所以,无论是怎么办,都没人拿文翁有办法。 人家塑金身成功了! 霍海一拍额头。 还真是,这个事情,就得找文翁! 霍海找人打听了一下,才觉得有趣。 要不人家是大汉好官排行榜的榜一呢。 长安来了那么多外地人买房子,文翁的孙子过来,是贷款借钱外加帮一个学校打广告,才凑够了钱,买了一个末流小豪宅。 这个豪宅给文翁他们住,都不太够。 后来他们来到长安,是刘彻送了一套房子给文翁。 原因嘛,自然是嘉奖文翁常年在蜀郡的贡献。 如果不是文翁石室,目前大汉朝堂和各地郡县,要少上百号官员。 而且如果不是文翁把成都治理的好,张骞现在过去哪有那么容易指使如臂直接发展天竺公司? 要知道刘彻和霍海是集中精力,梳理了长安同关神木云中五原一线,才有了匈奴公司的往北发展。 而成都那边呢?不需要刘彻动一兵一卒。 成都那边的底子,可见一斑。 这自然是需要嘉奖的。 嘉奖嘛,人家缺什么奖什么。 就奖一套房子好了。 刘彻,把以前的公孙府,奖励给了文翁。 以前的公孙府,说的是公孙弘。 公孙弘可是上一任宰相!他两年前死了,他家里人又购买了新城的豪宅,他们家的大宅子就被刘彻买下来了。 刘彻也不知道自己的钱该投资什么,所以就买了不少院子。 甚至现在很多大臣做生意缺钱,都会主动问刘彻要不要买他们家老房子。 刘彻来者不拒。 这才几个钱,买了就是了。 整个陵县区域,好多顶级巨富多搬到新城去了,陵县靠长安近的区域,都快被刘彻收购成功了。 所以送一套房子给文翁,轻轻松松。 而文翁,一口回绝,并且厚着脸问刘彻要一套新城的房子。 刘彻都听蒙了:哎你个老登!朕赏赐你房子,你还挑三拣四,你还想要新城的豪宅,新城的豪宅可比陵县巅峰贵得多! 不过文翁说完原因后,刘彻认可。 文翁说自己年纪大了,这次来长安就是考察学习新学,并且把新学传回成都,如果自己住在陵县,又整日往长安县跑往新城跑,在整理出结果之前,就累死了。 那就浪费时间了。 还不如住在自己孙子买的房子里。 但是陛下赏赐的房子,臣哪儿敢不住? 不住不是不给脸吗?给脸不要脸,那不是找死? 所以,陛下要么不给,要么给个位置好的,方便治学的吧。 刘彻听完后认可文翁的说法,于是给文翁了一套在新城的房子,而且在运河边,靠着鲁王府邸。 因为旁边是桥,过桥就能到长安县,往北就是新城。 随时都能考察任何学校。 而且距离研究院也不远,有需要可以随时去研究院。 去技术学院也不远。 去各个大学更是不远。 而文翁拿到房子后,真就蒙头开始研究新学,并且经常组织成都来的学子,让他们要虚心学习,学习新学,学习简体字,学习工学科学。 这一年来,刘彻算是看在眼里。 以前刘家三代人都信任文翁,是战报信任。 现在刘彻觉得,文翁可以拉入核心团队来干活儿。 霍海得到刘彻的指点后,也是找到了文府来。 开门的不是下人,而是来长安学习但是没地方住的学生。 他们住在这儿,顺便帮文翁办事儿。 打开门后这学生不像长安本地人,不认识霍海。 “您是?您找谁?” 霍海:“我叫霍海,找文翁老大人。” 学生一惊:“霍武侯?!” 霍海点头。 学生急忙激动跟旁边:“同窗们!霍武侯来了,快开正门!” 学生激动着上前:“霍大人,老大人天天念叨您,想要找您谈一谈,但是您太忙了,所以老大人一直没有去拜访。没想到您亲自来了!” 霍海脸不红心不跳的,笑着:“是吗?我早就想要拜访文翁老大人了,就是最近事情太多了,天南海北的事情,耽搁了。” 从正门进去。 霍海就看到一个老头正在跟旁边的人说:“你咳嗽,就吃点巴豆。别耽搁我见客。” 霍海疑惑:“巴豆?巴豆治咳嗽?” 老头:“是啊,不敢咳啊,咳了窜稀。” 回过头,文翁看到霍海回头:“哎呀,可算是见到你了。” 霍海哈哈笑了起来。 文翁还挺幽默。 巴豆治咳嗽?这个时代已经有巴豆了? 对了,巴豆巴豆,就是巴蜀地区产的豆,文翁不知道谁知道? ———— 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