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在长安这段时间搞研究也很自得,但今天听说要在帝国所有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面前开讲,还是非常害怕的。 霍海看他一边走一边哆嗦,笑了:“咱们的机械设计大师郑泥大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科研,不怎么和行外人交流,大家鼓励一下!” 现场响起了疯狂的掌声。 商人们特别喜欢这种搞技术的大师!因为出现一种新技术,就等于有一个商人要成为大商人了! 这种被霍大人看中的大师,未来可能会有无数个这种技术产出! 霍海开玩笑:“郑泥大师的名字还是我取的,他说他很普通,只想要一个普通的名字,我跟他说泥土也很普通,但是离开泥土,世上所有的人都会饿死。” “请大师为我们揭开多股纺线机!” 霍海虽然给郑泥取名郑泥,但也只是因为他刚好姓郑,这纯是霍海的恶趣味罢了。 郑泥做的可是珍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是能同时纺八股线的纺线机。 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很低,它是刚好赶上了工业革命的前夕,出现在了英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点,解放了劳动力,所以才成为了标志性发明。 实际上,在此之前四百年前,宋朝就有了三十二股纺线机,技术远比珍妮纺线机高级。 但……很可惜的是宋朝什么都不缺,特别不缺人口,所以这三十二股纺线机也只是在大城市能用用,没有推广到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最终被市场淘汰了。 三十二股纺线机远比珍妮纺织机高级不知道多少,可惜在错的时间出现在了错的地点。 大宋不缺人口。 但……大汉真缺人! 大汉要重点发展建筑业和基建,两家马车疯狂跑,哪有人去搞纺织? 霍海大概把现代纺线机的思维告诉了郑泥。 郑泥做出了比郑泥纺线机比三十二股纺线机都高几个代差的东西。 主要原因还是有钢材作为材料,可以把控精细度。 郑泥纺织机,同时纺线不多,只有四股,但是珍妮纺织机出一米线的时间,郑泥纺织机能出十八米。 郑泥纺织机准确的说是四合一机器,同时有初步梳理棉花的转筒,有第一次合股棉条的合转,有第二次梳理棉花纤维方向的细梳转筒,第二次合面条的合转。 除了这两个环节。 还有把八股棉条合在一起,大大降低单位横截面棉花粗细差异的合条装置。 最后才是把棉条拉成线的纺线机! 而且,目前做到的是一次性拉出两千米长的线! 这机器运转起来需要动力,台上是壮汉在手动转。 一些人若有所思。 霍海:“来,让大家看一下你在成都的纺织机和作品。” 准确的说,在这个时代,这东西叫做多彩刺绣纺织机楼! 它可以直接在织布时,就完成刺绣! 准确的说,它在开机前,就需要先把线编程,然后一开始启动,最终成品在出来前花纹就已经设计好了。 这个东西,分别在,汉、唐、宋、明独立发展出来过四次,每次都失传。 原因也简单,太慢了。 那些手工熟练的秀女,也能绣。 而且成都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自古以来,机器队和人工队,就PK过无数次。 机器队每次都是看起来厉害,却抵不过人工便宜。 一方面是因为钢铁被发明的太早了,被朝廷控制起来了,另一方面就是人口多,任何意图解放劳动力的发明,其使用价格都高出劳动力太多了。 大家看完机器,然后再看到了眼前的作品。 “嘶~” 这个作品,是刺绣,上面绣的是八个大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上面充满了华丽的符号和图文装饰。 历史上也有过这个,是宣帝时期打西羌,成都人绣的,因为羌人就信这玩意儿,所以就利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在这个阶段指中央之国也就是皇帝坐镇的大汉核心区域)。 这东西就让信星象的羌人意识到,自己和大汉对抗就是在和星象对抗。 而如今,为了登上青藏高原,同样的办法张骞当然也能想到。 所以,郑泥当时就用他的纺织机,先进行了编程,然后昼夜不停批量化生产华美的刺绣,送往了羌族各地大首领手中。 其中一幅,留做了范本,也就是这一幅。 这操作比前世霍海知道的那个历史早几十年。 但套路还是那个套路。 此时前排的人都看傻了。 怎么说呢?刘彻身上的刺绣,在他面前,都说不上精,更不要说美了。 刘彻的龙袍,在它面前都不够精致。 这么华美的刺绣,还是第一次以非政治理由出现在世人面前。 当然了,刘彻也有一份这个东西,因为张骞让人做的时候,就送了一份到长安。 没给他们太多时间,霍海继续:“给他们看看你新设计的快速布料纺织机!” 郑泥拿下了第三面布。 背后的钢铁纺织机露出真容。 霍海:“你们是不是在想,木头做的,更轻,比较好用?” “这些钢铁机器,都要配合全新的动力驱动的,叫做蒸汽机,目前已经做出来了,但是太重太大,没法搬到这里,不过……出售。” “烧煤的,我只能说机器运转后,每个工人平均产量能高出五十倍。” 此话一出,很多商人行动了。 五十倍! 现在长安的工价其实非常高,本来长安工价对比其他大城市就高得离谱,又被霍海强行提高了,就是为了集中人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又提高经济活力。 很多小商人就请不起太多人手。 但是,如果用机器,提高五十倍人力产值,这不就等于请一个人干了五十个人的事儿? 大汉本来就缺人口,被霍海这么一搞,更缺了。 解放劳动力的机器,就成了香馍馍了。 展览会并没有结束。 霍海哈哈笑:“研究院还研究了好几种不同的纺织方法制作的不同的布料,其表现出来的特性和特点都不一样,适合做不同的事情。” “这些布料如何用机器纺织,郑泥大师一直在研究中,并且好几种那都已经有了超大进步,可能很快就有纺织机要问世了。” “不过我这里有旧机器制作的一些材料,可以展览给大家看。” “刚刚大家已经看到了,棉布,而我手里这一种,因为线更细,纺织的结构赋予了它弹力。” 霍海拉了拉手中的布料,让大家看到。 “至于这种弹力可以做什么,那就要各位开动脑筋了,也许开发出一种用法,就是一种畅销全长安全大汉的商品。” 霍海拿起了新的布料:“这也是弹力的,而且弹力更大,不过不是棉花做的,是绵羊毛。” 丢下布料,几个人展开一大张特别大的布。 霍海:“这个我给它取名帆布,这东西是罗马……也就是埃及那边一个国家正在用的,它可以兜风。” “船上面张开它,借用风的力量,可以不用船桨也不要纤夫,就能逆水而行,顺水的话,速度会快很多。” 此话一出,全场轰动! 帆船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因为早在汉初的时候就有帆船了,但是船帆不是帆布,而是席子一类的东西,很不好用。而大汉这边苦于没有棉花,一直没有好的船帆材料。 有了帆布,意味着,水路运输的运输量要暴涨了! 星期一,以平阳县公司为代表的各大运输公司,股价要暴涨了! 又来了几个人,展开了一道和刚刚帆布差不多的东西:“这是帆布的变种,我把它叫做篷布。” “它能……防雨。” 一辆马车从侧台慢慢被牵了过来。 这马车底盘还是老底盘,上面却不再是小房子一样的格子,而是架子,架子上盖着一张布。 这样一来,马车轻了好多,意味着可以拉更多人。 “这个用了篷布,就叫……大篷车吧。” 这东西和西部大篷车很像,但只是上半截很像,底盘比那高级太多了。 “可以载更多人,拉更多货,当然了篷布不只是马车能用,水运避免货物淋雨也能用,甚至店家门前也能支开篷布扩大雨天经营范围,能用作军用帐篷,用作民用野外帐篷,还有在用来做成……” 霍海一通介绍。 大家都傻了,本来以为棉花就是能御寒,没想到有这么多作用?!!! 这下不得不种棉花了! 西域公司!!! 还有纺织机纺织羊毛线虽然和棉花纺织肯定不太一样,但道理是一个道理,羊毛有多暖和富人们都很清楚,这里面有多少利润?! 二楼,刘彻兰花指捋了捋胡须,嘴角上翘。 这些家伙筹备西域公司匈奴公司,却不舍得出本钱。 现在棉花羊毛纺织的超大利好消息一出来,西域公司和匈奴公司估值将会如何? 你们又该掏多少钱? 刘彻一直没有同意西域公司和匈奴公司而是让两个计划一直在股票交易中心公示,就是要等今天。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