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欧提出一点,自己的政治资源全部交出来,交给司马相如,换自己两个小儿子的仕途。 这个结果传回去后,霍海亲自承诺,推荐张欧的两个小儿子,成为太子伴读。 前提是张欧从此以后不要跟自己的儿子提及此事。 张欧直接答应等他两个小儿子懂事,自己立刻回住上张说的河东老家。 虽然这个过程没有写出来写在纸上。 但是刘彻一看到霍海推荐张欧的两个儿子成为伴读,而张欧写信推荐司马相如任御史大夫,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份推荐信都不是现在用的,而是几年后。 几年后张欧的儿子能懂事儿了,去给太子当小跟班。 而几年后司马相如从九卿级别往三公提,推荐信就能拿出来用了。 刘彻还是摆头。 张欧啊张欧是真的老狐狸啊! 推荐谁不行?推荐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五十九了,万一几年后死球了呢? 但就因为他这种小家子气,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所以当初刘彻才提拔的张欧上来做御使大夫。 处理结果公布后,一群大臣面面相觑。 李蔡是个识相的:“既然被害方的樊家,都认定毒人一事不可能,那确实应该不可能。毕竟,那毒药味道大到狗都不吃,比屎味儿还重,正经投毒怎么会这么下毒,分明就是故意吓唬人。” “这个判案有理有据,可以。” “但是有个问题,吕步舒这个人……” 从双方的视角来看,吕步舒那都是个棋子。 特别是吕步舒还抓了章添的家人,威胁章添下毒毒他自己的生父。 虽然这事情最终隐瞒了下来没有公布,但是这手段太下贱太肮脏了。 当然,这也是不能公布的内容。 但有内容可以公布啊。 吕步舒一开始手握把柄,是威胁章添不能晋升做官。 这读书人能不能做官,那是皇帝的权利,你吕步舒虽然是五经博士,但你也配利用这个做文章? 这是逆鳞啊! 就连石庆,也忍不住摆头:“吕步舒,应该流放。” 刘彻合上奏疏:“既然石爱卿都说流放,那就流放,把他流放到蜀郡去戴罪立功,如果没立功,以后这辈子都别回来了。” 李蔡震惊:“陛下,成都这么好的地方,这也算流放?这不让这个狗东西捡便宜了吗?!” 刘彻:“想得到美,还成都?吕步舒要去蜀郡最南边的南蛮。” 李蔡:“这我就放心了……差点让他尝到甜头。” 刘彻:“这个张欧虽然只是吓唬人,但是毕竟办了错事儿,罚金……也要多罚点,罚九成家产。” 这下张欧不用找借口了,真要去经商了,否则全家真要挨饿了。 刘彻:“就这么办去吧,散会。带苏武来。” 几人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情里面的各种门道,只是没想到最终办了错事儿的都得到了惩罚,而且都是重罚。 但对舆论,却没什么大影响。 唯一没当朝受罚的是孔安国,孔安国已经被大侄儿孔家家主孔延年逼的提前辞官了,他要复起,有点难。 等人都走了,刘彻才思索了起来。 张欧的斗争,来势汹汹,极度凶险,结果泡都没冒一个,就被摁下去了。 与此同时,霍海还在这个事情中提拔了两个人。 一个是王贺,一个是司马相如。 这种政治能力真的是丞相之才。 但刘彻一开始的计划是干掉相权…… “让他当宰相么?” 不过刘彻往回头一想,就算自己给他任命,他也不见得愿意…… 白想。 此时,苏武气喘吁吁的上殿了。 刘彻疑惑:“你干什么了?你从成都跑来的?” 苏武跪下认罪:“陛下,臣在草原农家乐听说书,忘了时间,耽搁了觐见,死罪,请罚!” 刘彻摆手:“也没耽搁什么。” “西游记刚发行第三天朝会,不少大臣熬夜看书,当天朝会四十多个人没来。” 苏武震惊! 四十多个没来,按照咱陛下的脾气,没有全撸了? 刘彻咳嗽:“朕也连夜看书,也没起来……” 作为文艺爱好者,刘彻怎么可能错过第一时间追新? 只是刘彻也没想到,这东西,这么上头,让人废寝忘食! 岂止如此。 当天因为皇帝没来,来朝会的三百多个大臣,其中很大一票干脆找地方偷觉。 日上三竿时,半个朝廷的官员都在朝堂上呼呼大睡…… 所以,刘彻能因为这个事儿惩罚苏武吗? 苏武:“啊?” “哦!” “陛下看西游记忘了朝会,肯定是被书中对天竺的描绘所吸引,思索经略天竺之事,彻夜难眠,陛下要注意身体啊陛下,大汉万民都指着陛下呢!” 刘彻哈哈大笑:“苏武,去了一趟外面,接触了那些山野部落的人,学聪明了,知道拍马屁了。” 苏武大囧脸红。 刘彻严肃起来:“说说成都的情况吧。” “虽然一直有书信报告,但我还是相信你们亲口说的情况。” 刘彻感叹:“天下日新月异,有时候,书信已经赶不上趟了。” “就算是你,离开这么久,也许成都那边已经又变了模样也不好说。” “可惜世上没有一种一日之内就能传递消息的方法。” 刘彻感叹着,就想起了霍海。 随后又摆了摆头。 霍海也不是万能的,一日之内消息从成都传递到西安的技术要是发明出来,那就不是简单的技术了。 难道成批量的训鹰不成? 如果一日之内真的能让长安和成都消息互传,那就没有封国的必要了。 就真正的可以在天下十三州部实行郡县制了。 刘彻也只是想了一下,就不敢想这么离谱的事情了。 …… 霍海松了一口气。 这都二月底了,总算是把《西游记》下半部分也印刷出来了。 检阅一下没问题,就可以发布了。 刘细君一边对照,一边摆头:“这孙猴子还真是的……” 霍海:“孙猴子怎么了?” 刘细君:“你看他路上遇到困难时,管人家观音菩萨叫做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海观世音……全名尊称是一字不差。你再看看等他到了西天,取经成功,管观音叫做劳什子观音,就差叫他秃驴了。“ 霍海哈哈大笑。 原文最后叫的是什么,霍海也记不清了,但霍海记得后面叫的很随意。 这不是很正常? 霍海:“这观音就好比廷尉,这孙悟空一开始就是个廷尉丞,当然得恭恭敬敬,现在立了大功,孙悟空都封丞相了,对你廷尉恭恭敬敬,你廷尉受得起么?” 刘细君一想,突然觉得很有道理,觉得这些的很真实。 虽然有一种小人得志的额感觉,但认真一想,这好像是人生真谛。 刘细君继续检阅文章:“哎,霍海,这个地方,佛祖问阿难迦叶传给了唐僧多少经文,写的是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 “我记得一开始的如来说的原话是……”刘细君和东方朔一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 “霍海,是不是你记错了,应该按照原文写。” 霍海嘴角上翘笑了笑:“写错?没写错,就是这样的。” 刘细君:“难道……如来不想把所有经书都传给唐朝,他搞出这取经之事,不就是想要传教?如今又不传完,是什么道理……或者,他只是想要扩大教众数量?并不是真心传教?” 废话,西游记和后世网文不一样,西游记中,境界和战斗力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有人把如来的经文学完了,除了战斗力之外,他和如来有什么区别? 天上一百零八个佛,谁不想当佛祖?要是有人和如来懂得一样多,有朝一日如来一翻车,这位置……岂不是归唐三藏了? 这就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不过霍海并不这么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如来。”霍海:“书已经写在这儿了,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都行。” “东西创作出来之前,由我全权负责,东西写出来之后,就跟我没关系了。” “怎么能没关系呢?”刘细君:“这是你写的书,又不是别人写的书?” 霍海瞪大了眼睛:“可千万不能有关系!” “要是有人脑子有问题,学孙猴子打上凌霄宝殿,那岂不是判我死刑?” 刘细君噗呲一笑。 霍海:“没问题就发出去吧,这些人,天天找我催,催命!” 刘细君:“其实以你的才华,一个半月前就该写完了,一直拖到现在……如果你勤快一点,现在第二本如《西游记》一般的书,都应该写完了。” 霍海:“什么?第二本?这本写完了,我就宣布退出文坛了。” 开玩笑,短的文章霍海还有那么几篇可以对付一下的,这,霍海可不记得剩下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了。 再说了,这三玩意儿能写吗? 三国写汉末群雄造反,汉室崩塌?找死? 《水浒传》就不汉末了,直接造反。 《红楼梦》……前面两本霍海还隐约记得一点故事框架,这《红楼梦》霍海是前面忘了,中间忘了,后面忘了,就记得‘鲁智深倒拔林黛玉,高太尉暗会刘姥姥’了。 霍海是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