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国的皇宫之中,在大殿之上所有的大臣都陷入了沉默。 刚才在北城门门下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 武国的两个金身境的武夫全部都被魏国的那一个名为许虎的大将斩于马下。 虽然说此时留守武都的武夫大多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将,年轻力壮的武夫都去前线了。 但不管怎么样,同境界的厮杀,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 这没有什么理由可言。 对于武国的士气来说,绝对是莫大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那一个叫做许虎的修士。 现在还在北城门的下面不停地叫嚣,只让人感觉到心烦。 什么时候武国受到过这么大的屈辱,被人家堵在城门外叫阵? 自从武国建国以来,都是武国在人家门口叫阵。 这实在是太憋屈了。 尤其是操场之上的武官们。 武国的武官可不是由文官转过来的,五武国的武官必须得在沙场上磨砺,必须在前线战斗过。 而且得立下一定的功绩,才能够进入朝堂。 所以这一些武国的武官是非常的心高气傲。 但现在还确实是没有办法。 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城门。 他们唯一能够宽慰自己的,那就是最多再坚持两个月的时间。 等到前线的战线稍微缓解,不再是那么紧张,等战果巩固了之后。 其他的将士就有能力脱出身来,赶紧赶回武都。 不过问题来了。 真的能够再坚持两个月的时间吗? 如今魏国的那三万的精锐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攻城。 黄泉宗的修士也还没有出手。 而且经过上次一战之后,武都的护城法阵也没有完全修复。 如今护国法阵能够发挥出上次一半的功效,就不错了。 如此看来,这一仗要怎么打下去呢? 越是想着,在朝堂之上有不少的文官已经心灰意冷。 说是坚持两个月,但他们却看不到一点点的希望。 武官还好。 毕竟武官都是从沙场上杀出来的,都有着自己的一股血气。 但是有一些文官就不一样了。 或许是这一些文官跟其他王朝的那些所谓文人墨客学坏了,他们都变得贪生怕死,想的是自己以及背后家族的事情。 而且最让他们心里面没底的是,大国柱莫培南在武都被围困之前,也被自己派往前线了。 或许这一些家伙现在就在想,若是有大国柱在的话,他们这一些人还有救。 但现在,他们真的看不到什么希望。 “陛下至!” 随着魏寻的公鸭嗓,大殿里面的大臣们全部都停下了窃窃私语,面对着武烟寒作揖一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武烟寒的声音不怒自威,“已经是到这个时候了,诸位爱卿就不用多礼了。” “谢陛下。” 众官员皆是直起腰。 “想必在北城门发生的事情,众爱卿已经是知道了吧。” 武烟寒平静地看着他们。 “我知道诸位爱卿心中愤慨,如今武都百姓之中,也气愤得不行,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相信诸位爱卿也是知道的。 朕已经是对四个城门下旨,任何人都不许走出城门。 于指挥使。” “臣在。”于平安走上前,对着武烟寒作揖一礼。 “于指挥使,你带着锦衣卫前往皇都的各个商铺、商人之家以及大臣的家里,将所有的粮食全部都搜出来,聚于锦衣府。 从今天开始,中午与傍晚,锦衣府需要开设多个粮食发放的摊位,平均供给给每个百姓。 无论王侯将相,无论三教九流,每个人的配给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下之分,可否明白?” 武烟寒平静的看着于平安。 于平安作揖一礼:“回禀陛下,臣明白。” 哪怕是陛下不说,于平安都想要进谏类似的奏折。 如今在非常时期,就必须采用非常的方法。 要保证皇城不乱,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大家每天都有东西吃。 否则的话,无论武国的百姓有多么的心高气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