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陆严河脑海中冒出了《哈利·波特》里伏地魔的形象,又冒出了《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里巩俐的形象。那都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都是一出场就自带氛围感的角色。演员通过很多细节的设计,让这本就极致的角色,更加极致化,同时有了真实的血肉。 这是陆严河想要在自己这个角色上想要呈现出来的。 陆严河进组之前就已经做了很多功课,但他没有做决定。 每一场戏,具体要怎么演—— 陆严河想要把它交给现场。 整个造型全部做完以后,陆严河就要去拍摄现场了。 他在汪彪和邹东的陪同下,跟着自己的现场导演走去。 旁边有剧组拍摄记录的摄影机跟着。 他所经过的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看向他的时候,都露出了一副被吓到的惊色。 陆严河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入角色状态,不再跟人打招呼,变得不苟言笑、高冷了起来。 他到了摄影棚—— 一个几乎是一比一复制出来的小镇实景,但俨然是经过处理的,有岁月的痕迹,有着破败和灰尘感。 陆严河的目光一寸寸地看过去,心理建设也一点点地搭建了起来。 演员非常需要想象力。 不仅是画面的想象力,也是角色的想象力。 陆严河一边看着这些实景的建筑,一边回忆着自己在加拿大拍戏的经历,一边进入了鬼魂的心境,想象着大仇得报以后,小镇上每一个人都因为恐惧他的存在,陆续搬离,他站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看着那些人惊慌地搬家。 一种非常复杂的、疏离又真切的情绪,油然而生。 然后,是这十年。 太阳升起,月亮出现。 春夏秋冬,有狂风大作的夜晚,有暴雨如注的午后,也有一切平静下来的安静时刻。 他一直待在这座小镇里,没有离开。 他为什么不离开? - 他这是在干什么? 突然发呆了吗? 其他几个演员看到陆严河来了之后,一直在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视所有人如无物,面无表情,如覆寒霜。 里恩·沃特斯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看手里的剧本。 艾琳·华莱士戴着耳机,也是一个人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偶尔跟旁边的助理说两句话,只是视线时不时地瞥向陆严河那边一眼。 杰森·波特则有些疑惑地问王嘉琦。 “陆这是在干什么?” 王嘉琦:“这可能是他的准备方式,每个演员都有自己准备一场戏的方式。” 杰森·波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他几个演员同样神色各异。 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跟陆严河打招呼—— 怕打扰他。 穆肯跟摄影师沟通完拍摄上的一些事情,朝陆严河走了过去。 “一切都好吗?”他问。 陆严河仍然没有改回自己陆严河的状态,略带着一分傲慢,点了下头。 穆肯:“那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 陆严河仍然没有说话,只轻轻点了一下下巴。 穆肯转过身,笑了笑。 他跟陆严河拍过第一部,非常清楚陆严河现在是什么状态。 就像王嘉琦所说的,每个演员都有自己去进入状态的方式。 陆严河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心理建设。 穆肯又给了陆严河十分钟时间,才召集所有演员,跟他们讲等下要拍的戏。 这场戏,怎么说呢。 穆肯是真的很爱这个角色,在剧本里给他设计了一个非常带感的出场。 抓鬼小队惊慌失措地逃进这座小镇,处在极度的恐惧之中,然后,有人就说起了这个小镇的传说。 传说说到一半,里恩·沃特斯饰演的另一个鬼魂就追过来了。 当抓鬼小队以为他们要死在这里的时候,楼梯上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 陆严河就在这里出场了—— 鬼下楼梯是没有声音的。 在穆肯的镜头设计里,是一连串变化的特写镜头的切换。 扶手上率先出现的苍白的手。 面无表情,又隐约流露出一股“高贵的死感”。 当第三声脚踩在楼梯上的声音响起时,镜头切到了他的脚,陆严河的脚,是没有踩在楼梯上的。 却有脚步声发出来。 穆肯给这个出场,光是下楼梯的镜头,就有将近三十秒,高达十几个镜头的切换。 这一段的配乐都在开机前就做好了。 穆肯拍摄的现场就找了个音响放出来。 一段缓慢、有着明确节奏点但又有着“寂静中的惊悚”的旋律。 陆严河喜欢穆肯的设计。 他在拍摄恐怖片方面,确实是一个天才。 出场的效果,就是定调。 如果说,第一部里亚裔鬼魂的压迫感,是来自他的复仇心理。第二部里亚裔鬼魂的压迫感,则来自他的恐怖实力,以及他对于这一批陌生人因陌生而产生的压迫和恐怖。 穆肯的每一个设计,都是在放大这一点。 陆严河做好准备,走了一遍戏,就到自己的点位等候,等着穆肯开拍了。 现在,他再也不会在现场担心自己演得不好,或者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演了。 陆严河站在楼梯上的时候,忽然反应过来这一点。 - 最近想着,摘出一点精彩的片段,发DY,自己宣传推广一下,走马观花地看着之前写的内容,有一个很自恋的感受—— 这本书写得糟糕的地方是真糟糕,不过,写得好的地方,也真写得好,有一套独一无二的语言节奏。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好了,你们可以扔砖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