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老马家,还没听说过谁生不了孩子。 马昂的去而复返让军营里的同僚和下属们议论纷纷。 马大人最是顾家,不跟他们去喝花酒,逛楼子,平日里基本都回家歇着,怎么今天不值夜,却回军营来了? 听说马大人的母亲在张罗给他纳妾,怕是家里后院起火了吧? 马大娘对马昂的并不是毫无办法。 他现在甩脸子,只是没见过人,自己抹不过面。 等见到姑娘本人,或许就会改主意。 这天马昂回家,看到家里来了客人,正要避出去,却被亲娘拉着一个年轻羞答答的姑娘家说要见见。 马昂见那姑娘羞红的脸颊,母亲带笑的面容,很快明白过来。 他找了个由头赶紧出门。 这情形他太熟悉了。 当年曲氏死了之后,母亲也往家里带过不少年轻姑娘,给他挑选继妻。后来他没看上一个,反而给马跃挑了门亲事。 如今他娶了妻,老戏码又上演,这回是给他纳妾。 马昂也是醉了。他更气的是秦柳。她这个正头娘子大大方方地给老公纳妾,这份大度,很显然就是对自己无所谓! 马昂心灰意冷地在军营住了一个多月。 他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否则,他们把自己当什么了?她把自己当什么了? 转眼春暖花开,进入三月。 鞑子兵兵临城下,围住大同连月不退。 大同总兵请旨调宣府、延绥的官兵前来支援。宣府则奏报免调,以备本镇警急,山西则缓兵自卫,互分彼此,免得被鞑子兵钻了空子,责任扯不清。 马昂这回是真的无法离开军营了。 五月,五万鞑子兵兵临大同城下。 兵部商议拨十五万两银子买马,以备大同、宣府紧急调用,很快得到皇帝批准。 去年年底刚拨了七万两买马银,如今又是十五万两,买马真是费银子。而这些银子加起来,也不过能买五千多匹马。 没多久,又两万余骑鞑子兵从马头山进入大同境内,大同境内再次告急。 大军来袭,军报如雪花一样往京城飞去,从大同、延绥、宣府全线警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