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娶妻-《书香贵女》
第(2/3)页
还是林若敏心细,问道:“大哥,你可是见过那郭家小姐?”
林若愚的脸立刻就涨红了,支支吾吾起来。林若敏一见有戏,立刻加把劲:“你不说,母亲焉知你是不是一时冲动,只不过因为欣赏郭大人,就误以为……”
“不!她是个很好的姑娘。”林若愚冲口而出。
冯氏的脸色立刻变的很难看。
林若愚却没发现,沉浸在回忆中:“那时儿子因为落第,心情低落,在驿站中长吁短叹。恰巧被郭小姐听见,斥责孩儿一顿,将孩儿骂醒,孩儿这才振作起来。”
他说的结结巴巴,还尤为心虚。因为〖真〗实的情况是,郭家小姐嫌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声音烦人。派了丫鬟出来交涉,得知原由后,很不同情的问了他几个假设案例。林若愚当然一无所知。郭小姐道,幸好,你这样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便是当了官也是个胡乱断案的昏官。可见朝廷还是有眼光的。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自从落第,林若愚听了无数安慰话。听的耳朵皮都生了老茧。然而这些话每说一遍都是在他心上凌迟一次。割的鲜血淋漓。郭小姐冷冷的几句讽刺反而将他痛苦的伤痕给治愈了。第二天,他特意拜访郭大人。真心请教。这位郭大人是从基层一步步做上来的。破案手段十分了得,只用了半个时辰,林若愚就当场被折服。
前几天,偶尔从丫鬟口中得知母亲在为他挑选妻子时受到挫折。不知怎么的,耳边就回响起了郭小姐冷淡的声音。他觉得,既然那些贵家小姐眼光高,看不上他。还不如娶郭家小姐这样的。至少,她不是趋炎附势的人。郭家一家都不是那样的人。
冯氏才不管儿子的这些少男情怀。在她的眼睛里,郭家在京城就是个三等人家。况且儿子越是表现出对郭小姐的向往,她就越认为郭小姐人品欠佳。居然勾引大家公子!
林若敏是无所谓自家大嫂出身如何的。在她心里,大哥的幸福最重要。可是母亲连提都不愿再提,硬是和大哥拧上,明明一件可以商量的事弄成这般纠结。
心里烦闷,便找了林若萱商量。林若萱让自家相公去打听郭大人为人如何。得出是个有才之人,但不会钻营的结论。便含蓄的道:“这样岳家对大哥其实是好事。”
林若敏一听,深得其中三昧。去劝冯氏,结果冯氏一条道走到黑,坚决不听。说是这样成亲前就勾了儿子魂的媳妇不能要。
林若敏无奈,她已经尽力了。
林若愚悲观之极,心情不好,拉着两个弟弟喝酒。半醉之时吞吞吐吐说了心事:“是我走错一步,我就不该说我认识她。不然,也不会惹得母亲厌弃……”
林若谨深表同情,回头就将事情讲给林若拙听。林若拙很纳闷:“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大伯母不同意就去求大伯好了,或者去找祖父。只要让他们明白和郭家结亲是对大哥有利的,再排除几个不利因素,总有一二可为。什么都不努力,长吁短叹,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么?连横、合纵、诈骗、隐瞒,什么手段不能使出来?”
林若谨听的冷汗直冒。自从跟随仲师傅习武,若拙越来越彪悍了。好在他的骑射师父表示,六姑娘学的只是huā拳绣腿,杀伤力不大。这才令林家一众人放了心。
此时他们尚不知道。江湖人眼中的杀伤力不大,和文官眼中的有很大差距。
而且杀伤力这种东西,彪悍的内心远比强壮的体魄来的更为危险。
于是,本着兄弟友情,林若谨将话含蓄的给林若愚说了,林若愚听完眼睛一亮,狠狠拍了一下自己脑袋:“我真傻!”随后,又狠狠拍了林若谨的肩膀:“好弟弟,大恩不言谢,等哥哥成亲了,让你嫂子亲自给你端谢媒茶。”
他飞快的不见了人影。
之后的事林若拙就不知道详情了。总之来年春天,两家下了小定。冯氏拖拖拉拉,非暴力不合作。郭家不知是没有察觉还是沉得住气,也不着急,婚事办的奇慢无比。一直到秋末,林若萱生下长子,派人前来林家报喜。林若敏看不下去的说了一句“明年哥哥是弱冠之年,尤膝下空空。”林老太太当场发了狠,放话冯氏要是不想操办婚事就让黄氏来办。大伯母这才兢兢战战打起精神,定下了来年二月的婚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