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郑军门三拒来使,庞大帅步步紧逼-《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2/3)页

    吴参将便是张应祥先前派去北面负责堵截明军溃兵的那员姓吴的部将,为人机敏且颇为勇武。此时能带着人马及时赶回,也算了却了张应祥的一桩心事。

    张应祥的亲兵很快赶了过去传令。那支骑军走得近了,也随即重新竖起了旗号。

    不料这重新竖起的旗号却是让清军始料未及,竟是清一色的红旗。

    “贼军的旗号!是贼军!”清军后队中顿时一片慌乱。

    那支突如其来的明军骑兵当中,一员矮壮墩实的明将在马上哈哈大笑:“张军门可是在等吴参将?不知这个是不是?”

    说完让人将两物扔了过来。有眼尖的清军看见,竟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和一面将旗。

    张应祥得知,先是一惊,随即大怒:“贼将何人?胆敢如此猖狂?”

    那员明将收住笑:“爷爷乃湖广镇陈友龙,人送外号五阎王!张军门的人头想必梦-岛缺粮多日的样子?

    此时,尚可喜心中已没有了悔恨恼怒,没有了恐惧,只剩下了深深的悲哀。算起来,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上了这么个大当。究其原因,他觉得不过四个字,鬼迷心窍。没错,自己就是太鬼迷心窍了,太贪得无厌,才落得这么个结果。既是如此,又能怪得了谁呢?

    “智顺王?”见尚可喜脸上平静得可怕,张应祥又试探着问了一声。

    “还能怎么办?”尚可喜叹了口气,淡淡地道,“等前方的道路打通,我军便能回城了。”

    “那是否需要末将做些什么?”

    尚可喜看也不看他:“张军门能率军赶回,已实属不易,先歇一会吧。到时候若孙军门还无战果,再劳烦张军门出力。”平淡的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

    “智顺王言重,末将惶恐。”张应祥赶紧道,“不如智顺王先从水路回城?此地往南便可直接上荆州水师的船,贼军水师孱弱,定不敢追得太紧。”

    尚可喜冷笑一声:“事到如今,我若是还能活着赶到江边,那庞岳也就不叫庞岳了。再者,我一走,军心当如何收拾?这等局面皆因我起,若是突围不成,我尚某的这颗人头留在此地也是理所当然。”

    随着战线上的士卒将发现的明军旗号一一回报,张应祥不禁倒吸着凉气,原来湖广镇的各大主力营都在这儿。先前向东“败逃”而去的“庞岳”、“石有亮”等人自然也就是李鬼无疑。如此一来,张勇、沈志祥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至于张应祥口中的那支虎视眈眈的明军,正是尾随而来的陈友龙所率的一千骑军,远远地看见张应祥与尚可喜回合之后,便停在了数百步之后,并不上前攻击。

    一员部将感到不解,问陈友龙:“大人,鞑子已阵脚大乱,我等何不上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你这厮怎么如此多嘴?大帅用兵,岂是你能理解的?”陈友龙看了那部将一眼,道。“不过你也不必这般心急,说不定不久便会有条大鱼等着我等去抓。”

    “敢问大人是哪条大鱼?”

    陈友龙一听就火了:“那你觉得老子是哪条大鱼?”

    部将这才意识到话中有了歧义。赶紧笑着赔罪:“末将失言,大人恕罪。末将是问。咱们要去抓的大鱼是哪条?”

    “你觉得鞑子当中,哪条鱼最大?”

    “啊?难道是?”

    “知道就行了,多盯着点周围,要误了事老子可撕烂你的大嘴。”陈友龙瞪起了一双不大的眼睛。

    这边,陈友龙与部将轻松问答。西边,求生心切的清军进攻势头越来越猛。而在城内,负责留守的班志富却是如坐针毡。

    自从听到东南方向的第一声炮响之后,班志富便暗叫不好,随后多个方向传来的喊杀声更是令他如坠冰窖。心说,千防万防,最终还是中了庞岳的诡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