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内阁急议-《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2/3)页
“诸位爱卿不要心急。一个一个说。傅爱卿。你先来吧!”由于事先已经同内阁首辅黄道周交换过意见,隆武帝便直接点了内阁次辅傅冠的名。
“遵旨!”傅冠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还是最初的想法。东虏来势汹汹。为防万一,陛下还是应当先行离开湖广、暂避敌之锋芒。暂时失去的土地城池,我朝可以日后再图恢复,而陛下的安危却关乎江山社稷,不容半点有失。个中利害。还望陛下三思!”
随后,被隆武帝点到的另外一些大臣也陆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傅冠一样,周应期、李陈玉等人也还是像最初的观点,建议隆武帝尽快离开湖广进入贵州。这一次他们的理由更加充分,清军的兵锋已在数百里之外,而朝中的可用之兵却所剩无几,再不迅速转移,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当初建议隆武帝留在湖广的几位大臣也改变了初衷,附和了傅冠等人的观点。只有武英殿大学士杨廷麟和右都御史路振飞尚未完全放弃之前的看法。他们虽然也认为隆武帝应当尽快离开衡州,却只是建议前往湖广西南的武冈、黎靖地区一带暂避即可,并没有赞同移驾贵州的观点。在他们看来,这些地区与贵州虽然相隔不远,但意义却大不一样。至少可以向各地仍在坚持抗清的忠臣义士表明:天子依然没有放弃湖广。只是这一次由于少了朱大典这个强人在场,他们的声音弱了不少,显得有些乏力。
与正月底的那次一样,这一次的内阁会议上同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只是。两种声音的比例却发生了大部分改变,建议隆武帝离开湖广前往贵州的大臣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听完这两种观点。隆武帝沉吟片刻,又点了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的名。自从朱大典代天子督师出征之后,吕大器便暂代了兵部尚书一职,执掌兵事。眼下大敌当前,隆武帝在某些问题上想听听他的意见。
“吕爱卿,依你看,我朝守住衡州的可能有多大?”隆武帝问道。
听隆武帝如此一问,在场的众位大臣顿时一阵紧张,他们生怕这位颇有胆气的天子在意气催使之下又做出“坚守衡州”之类的决定。
面对投向自己的多双眼睛,吕大器感到了一阵压力,但他还是决定如实回答:“启禀陛下,当前我朝在衡州的可用之兵仅有衡州总兵杨国栋部四千余人以及来援的黎靖总兵萧旷部一万人,再加上数千京营兵士,总人数在两万左右。但各部战力却是层差不齐,尤其是京营中更是以新募兵员为主,难以与东虏的虎狼之师相抗衡。此外,在衡州附近还有驻防宝庆的黄晋部和驻防攸县的黄朝宣部,但黄晋部不过四五千老弱之卒且离衡州数百里之遥,怕是派不上用场,而黄朝宣部虽然号称也有两万之众,但其中真正的可用之兵恐怕也就一万左右,更何况,陛下下旨调其来援也需要一定时日。因此,微臣以为,我朝守住衡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陛下应尽早离开此处险地方为稳妥之策。”
吕大器的话音一落,众位大臣微微松了口气,继续关注着隆武帝的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