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章 未来:智能农业-《重生最强农民》


    第(2/3)页

    “智能农业。怕是我们需要有十年的准备工作。”

    “也许要十年,也许要十五年,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赚钱投资找项目。国外的农企。可没有一家只做粮食生意的,相关的物流,地产、精加工食品、生物能源开发、酒店连锁、汽车电子。他们都在做。每一家,都是集团性质的,以农业为主,其他的投资渠道为辅,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袁克承心中一下子就亮堂了。

    对于农业发展,他自己的确感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农业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点辅助,一是物流,如果一个超级农业公司没有自己的物流能力,那基本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如果没有自己一定的地产能力,那庞大的粮食基地科研部门和员工住宿都会提高巨大的成本。要是连食品精加工企业都没有的话,这家公司毫无疑问无法成为一家一流的农业公司。农业本身繁衍出来的项目,其实并不会少。所有的世界超级粮企,都没有一家是单独做农业的,一家都没有。有的农企,还控制着报社新闻集团,有的还控股保险业和创立自己的银行。

    集团化,都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须的台阶要上!

    袁克承的眼界,因为王平的描述,一下子就打开了。路,也一下子变得宽广无边起来。

    “王老师,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打电话给华粮的项寒,叫他过来我们三个好好的聚一聚,你的想法和眼界,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太重要了。”术有专攻,袁克承这样高度的人,可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这样的讨论共和国农企的未来。领导们都是看业绩,下属们都是听指挥,能有人共商农企未来的能人,王平是第一个!

    “好!”王平也很干脆。

    不管是企业的三年计划还是五年计划,首先你得有个计划,有个指导思想,有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跟对的人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里讨论对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两天后,华粮的项寒就来到了南方福兴公司,见到了王平和袁克承,三个老大在王平的房间里神神秘秘的呆了一周时间,每个人在笔记本上都写满了未来的计划和创意,除了吃饭上厕所,三个人都基本不出门。

    其实这一周时间,对于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说时间足够了,但是要制定计划和规则,起码也要半个月以上。

    划时代的决策,总是在这样的痛苦而兴奋的讨论争执中产生出来的!

    一周后,三个人出来,精神很好,但是脸色很不好,很明显三个人都没有休息好,只有脸上的笑意无法掩饰。

    他们约定几天后在共和国的上京红叶酒店秘密碰头,这一次,大家都会带上公司的高层见面,详细落实大联盟的细则。

    一个月后,共和国实力最雄厚的中粮,创新能力最强的良美,稳扎稳打的华粮秘密结成了联盟,签署了合作的细则和行业的竞争规范,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竞争性联盟:共享专利打破了业界的规则,要是传出去,全世界的企业家都不会相信;共享优秀管理经验,也是整个西方发达商业社会里绝对不可能有的;至于企业间如银行一般的资金拆借,也是完全划时代的创举。放在发达国家的农企家们的眼里,这根本就是疯了。

    一切都是颠覆,是创新,也是唯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