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电报没头没尾,就一句话。 众人看了一会,不思其解。 我略一思索,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精要。 1944年版的前苏联红军野战条令规定:“机动防御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使敌人遭到伤害,从而保护己军力量。” 现代意义上机动防御的典型特征为,攻势歼敌。 这兵力前重后轻,容易理解。 火力前重后轻指什么呢? 有了,我明白了。 志愿军部队装备差,自动火器少。象三八步枪,一分钟只能打15发。而敌人的m1步枪,不用拉枪栓,六秒钟就可以打二个弹夹16发。 为了达成一定的火力密度,志愿军人就得用多点,二十支步枪的火力,才抵得上一挺机枪! 所以,结合志愿军的实际,这回电中的“前重”,明显是迫击炮、山炮、重机枪。 “我明白了!”我说道。 “快说!”众人齐道。 我操,这么急! “林总的意思是,我军的防守阵地。该放一个营的,就放一个连,该放一个连的,就放一个排,该放一个排的,就放一个班。将重武器集中在一线。炸药包、爆破筒、反坦克手雷对付坦克。迫击炮、重机枪对付敌人冲锋的第一梯队,山炮集中火力打敌人第二梯队!”我说道。 “有理。是不是我在一线只布置116师。另二个师布置在后面?”吴军长说道。 “对,就是这样!这样,你的部队就多了,而伤亡就少了!”我笑道。 “等等,你说什么?林总?”邓华忽道。 “哦……”众人互看一眼,不由大惊。 “原来,你是林总的……怪不得这么厉害!”温军长惊道。 “来,周参谋,你抽烟!” “周参谋,请喝茶!” 众人以为我是林总的亲信或者亲戚,一个个对我亲热起来。 这里除肖军长外,都是林总的四野的老部下。 所以,他们一下子就觉得,我成了他们的领导一样。 我操,这要不要解释呢?想了一下,我决定还是不要解释了。 这战斗打得太苦了,让他们有点精神信仰也好…… 从此,一点两面,三三制,土工作业,“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以及令美军胆寒的近战夜战迂回穿插,成了志愿军胜利的法宝! “我命令,第40军接替第42军,在东起洪川北,西至座防山,南起洪川江北岸,北至金化以南的广大地区组织防御。第39军接替第40军,在横城以北洪川以南,守卫洪川公路的东、西两侧!周参谋,你负责华川水库水淹七军!”邓华大声命令道。 “是,邓总!”我与众人齐道。(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 /(83中文网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