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鲁子敬临危受命-《寒士谋》
第(2/3)页
此下曹操听了潘璋之名,淡然一笑,徐徐而道。
“孤本望与吴结秦晋之好,怎知孙权记恨于孤,却与蜀联盟。前番孙权自以为羽翼丰满,不自量力,出兵袭孤之腹地。今日却得残兵败将而归。你可还服孙权否?”
潘璋闻言,略显苍白的俊脸,刹时变得狰狞,双眼尽是憎恶之色,厉声骂道。
“乱国奸臣,祸国鼠辈!!我主乃世之人杰,人中之龙,今番落败,不过时运不济。待以时日,我主必卷土重来,取狗贼你项上头颅!!我岂与你乱国之贼为伍耶!我今被你所擒,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许褚听了,满肚子顿时涌起滔滔怒火,气得发须绷直,如同一阵阵钢针般刺起,一手以抓住了腰间宝刀的刀柄。只要曹操一声令下,他便会立即掣刀,将潘璋这个不识好歹的狂徒,乱刀砍成肉泥。就在此时,曹操却是放声笑起。
“哈哈哈哈哈!!!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忠奸之事,岂可由你所定哉!?你可知,天下若无孤,此年下有多少狂徒称王,又有多少奸雄称帝!?若天下无孤,此下这华夏之地,还能剩余多少百姓耶!?东吴孙氏三代,皆据长江之险,故得安于一方,北方若无孤镇守,焉能轮到孙氏称王!!?”
曹操此言一落,浑身气势骤发,如神龙之尊,帝王之姿,顿时震得潘璋哑口无言,腹内本有无尽骂词,一时间却荡然无存。曹操一双如能吞天般的细目,冷冷地盯着潘璋,冷声问道。
“孤为征伐东吴,正需善于水战之将。你乃江东之人,必善于此。倘若你愿降孤,孤必将重用。此乃极好时机,你可否愿降?”
潘璋一眯眼眸,他本是年少之人,虽知忠义,但亦俱于死。潘璋平生素有大志,望能成为如韩信、霍去病等名震天下,流传千古的大将。眼下他功名未立,又怎愿就此丧命。曹操见潘璋双眼游离,沉吟不定,心中暗笑,遂又说道。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正是孤须用人之时,恰你有此才可以助孤。倘若孤之雄师能渡过长江,攻克江东,不出数年,江山可定也。即时你立下功绩,成封侯拜将更是不在话下。”
曹操的话,似乎带有极大的魔力,正在侵蚀着潘璋的心智。潘璋脸色一连变化,最终脑海里却是想起了那些惨死在魏兵手下的一个个同袍,同时亦念及家中老小,心里忽地一定,赤红的双眼猛地瞪住曹操,厉声喝道。
“老贼勿要多言,某但求一死,可速速斩我!!”
曹操眉头一皱,潘璋的回答似乎出乎他的所料。曹操叹了一声,忽然有兵士来报,东吴来使求见。曹操微微色变,此下两国交战在即,孙权遣人过来,其意为何?曹操细目一眯,遂令来使入见。不时,来使入殿,拜礼毕,速告知孙权之意。曹操听闻孙权欲要取回周瑜灵柩回葬,本有意成全。忽然,只听一声哭响,潘璋哭跪于地。这下潘璋方才知得周瑜死讯,如同晴天霹雳,恸哭不止,满脸痛恨之色,对着曹操骂不绝口。曹操忽然神色一变,似乎心头已是有计,先教人把潘璋押下,然后向那来使说道。
“你等若要取回公瑾灵柩亦非不可。但却要取那潘文珪家中老小来换。倘若孙仲谋愿是应承,可速遣人过来交替。”
曹操此言一落,那东吴来使脸色连变不止。他刚才早就发觉潘璋的身影,看其被魏兵所押,便知他成了俘虏,正欲思计解救时,哪知曹操却说出了如此一个条件。潘璋乃孝义之人,若是他的家小落入曹操手中,岂不是把潘璋往曹操那里去赶!?
东吴来使正是迟疑,曹操却冷哼一声,教左右送客。吴使无奈随之而出,当夜便赶回江东回禀孙权。孙权闻言大惊,速召众臣商议。
张昭那好似枯木般的脸庞,顿时起了几分阴狠之色,拱手与孙权谓道。
“如今曹操已聚得不少荆州将领操练水军。潘文珪此子深熟水战,在我东吴将中,亦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如此人物若是投了曹操,必成心腹大患。主公万万不可许之。潘文珪乃孝义之人,只要家小尚在江东,他必不敢降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