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守备(2)·夜谈-《鼎革》
第(2/3)页
唐无病深深鞠了一躬,“大人教训得是,无病是有私心,只是这私心并非大人所想的那样。家母只有无病一个儿子,家母六十有余,已是风烛残年,而无病至今没有娶妻,一旦离开她老人家身边,谁来照顾母亲?即使中了进士,无病就得到别的省做官,万一迁到南方,母亲呢,去还是不去,去,南方水土母亲不习惯万一有个意外,无病百死不得安心;如果不去,母亲在这兵荒马乱,饥遍野的地方,没人照顾,无病亦无法安心做事。自古忠孝难全,但无病心中始终无法舍弃家中老母,如今只有这个出路才可以让我留下,在她身边照料。而且无病思忖,陕西贼乱,带兵杀敌何尝不是报效国家的方法?忠孝难全,可母亲苦啊,四十岁上才有了我,一点一点把无病拉扯大,爹爹去世后,她只能与无病相依为命,如今儿子大了,她也老了,体弱多病,让无病如何能忍心抛下她去追逐功名,大人啊,给无病一个尽孝的机会……”
还得用大杀器,唐无病泪流满面地把这个摆出来,一个劲在地上磕头,估计奥斯卡影帝也就这演技了。
看着唐无病的样子,洪承畴长叹一声,“起来吧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个大孝子。是啊,谁人不是父母生养,谁人不想在母亲身边尽孝。本官也快五年没见过阿母了,她……唉安起来吧。”
唐无病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站了起来,一起身顿觉天旋地转,赶紧伸手抚了抚椅子才定住身子。
倒是洪承畴有些内疚,招呼他坐下,唤人给端来一杯茶水。唐无病口干舌燥将一杯茶喝了个底朝天,才喘着气道:“谢大人,无病差点没渴死。”
洪承畴脸上露出和煦的神色,笑笑道:“不给点教训,你还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唉来我给你想了两条路,一条是直接辞官,好好读书明年赶考,看来这条路现在你不一定会走;第二条是把你调离陕镇,不受刘广生的节制,在他手下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怎么样,这两条路玄安选哪条?”
在洪承畴手下不是不好,只是那边有曹文昭,有李卑、贺人龙这样能打的将领,何时自己才能出头;而
在碎金驿,实实在在一方的土皇帝有万人得听自唐无病想想道:“大人的好意无病心领了,只是碎金驿离着长很近,随时可以回去照顾母亲。再者无病行得正坐得正,也怕他乱来。”
洪承畴沉默了一会,点点头“嗯,既然是在母亲身边尽孝官也不勉强你。只是有些事情,玄安还是要小心点。吴牲来了陕西他是东林的人,一来就查了本官三个月来他还要巡视三边,你是我的人,事事都要小心,不要被他们抓住把柄;其次刘广生主抚策,但已经撑不下去了,既然你呆在这边就要多给他唱唱反调,不是让你违背他的命令,而是要多剿流寇,剿得越狠越好。我看过不了多久刘广生就撑不住了。”
唐无病心中又开始毛了,干嘛跟我讲这个,刘广生跟你都是巡抚,你们神仙打架可别把自己给捎带上。不过唐无病还是知道历史走向的,吴牲的到来带来了西北政坛的地震,他参倒了杨鹤,从而让洪承畴上位。但是唐无病搞不明白,刘广生跟杨鹤都主抚策,吴牲为什么要参倒杨鹤,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但这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按照这个判断只能说杨鹤既不是阉党也不是东林,是**于两者之外的存在,那么吴牲参倒杨鹤惟一的可能性就是让刘广生上台,对了,吴牲来到西北第一件事不就是查洪承畴吗?
明白了,唐无病心中顿时形成了一整套的关系图谱,看来吴牲的到来秉承了朝廷的某种旨意,而且洪承畴也感觉到了其中变化,因此他才可能让唐无病进剿流寇剿得越多越好。而且刘广生说不定也已经变抚为剿了,为吴牲出牌做准备。
想到这层,唐无病茅塞顿开,试探道:“大人,恐怕刘大人他已经抛弃抚策了吧。”
洪承畴眼睛一,不动声色看着唐无病,“说说你的判断?”
唐无病道:“去年就抚的巨除了有限几个,全部旋抚旋叛,朝廷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钱粮,但效果完全看不到。免不了有人挑杨督的不是,那么吴牲的到来未必不是朝廷要对流寇之乱重新作出部署的前奏。无病听说吴大人和刘大人皆出自东林,如果朝廷政策有变,那么吴大人肯定第一时间知会刘大人,而且吴大人为什么要查大人不就十分明显了吗?他是在为刘大人扫清晋升的障碍,甚至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参杨督都未必呢。因此无病以为眼下更不能剿,得让陕北流寇这颗脓包出来了,才是对大人最好的局面,如此一来,抚策彻底失败,杨督位置不保,而大人剿寇功劳能力都摆在那,只要略施小计,让刘大人那里捞不着功劳,三边之位非大人莫属。”
唐无病不将历史展的脉络理出来,但在洪承畴听起来却是另一番天地,朝廷政策有变,洪承畴是早有耳闻,吴牲到来所带来的一系列变故他也暗自推演过,但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但如果刘广生也倒向剿策,那么一切都能说通了。
这番话让洪承畴犹如醍灌顶,逻辑上说通了,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洪承畴皱着眉头道:“以无病之见,这段时间应该按兵不动?”
唐无病道:“正是,但不动的是陕镇,而是延绥,延绥不但要动还要大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境内流寇赶来陕镇好了,让刘大人头疼去吧。”
都是聪明人,无病说的主意就是让陕镇变成贼窝,让刘广生剿都剿不过来,那么延绥无贼自然是洪承畴的功劳,这一石二鸟之计实在精妙。
洪承畴点点头,“接着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