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返乡(8)·抢攻-《鼎革》


    第(3/3)页

    唐无病张大嘴。一时合不上。这是如何说法?才刚刚认识片刻。他怎么就好意思上来分功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唐无病试探问道:“大人觉的该如何写?”

    宋焘张嘴来。“你看。你们进城。有人急报。苗贼率五百。哦不。一千贼寇半途截镖。官情急之下。借玄安你与同行官兵出城赴援。结果在本官指挥下。兵效命杀千余流贼。斩四十九级。刚才那两个也算上。其中苗贼在内。大意是这样。安觉的如何?”

    一滴汗珠从唐无脸颊流下。高。实在是高。撒起慌来理直气壮。平静如水。唐无病除了点头还有什么法子?

    宋焘见他如此识相。立刻脸色跟和煦。当即笔走龙蛇。一边表功的文书一气呵成。完成之后给唐无病看了看。这是唐无病所见过最无耻的文章。全章只有四十九个级。两名生擒还有苗成授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

    唐无病把文书交还给宋焘。违心说道:“如此甚好。只是。一千贼寇。我们就二十个兵。上去了也有人信啊?”

    宋焘一脸志意满。“不信也信。这人头是什么。明摆着的。年司艾穆打了一仗。百人击溃神一元万人。斩二百。上面不了吗?实际上二百级全是杀良冒功。一万流贼。估计没见面艾穆就吓的尿裤子。咱们二十人打败一千人。斩四九。怎么就不行?”

    唐无病吞了口唾沫。原来剿寇就这样。人有多大胆。的有多大产。难道历史书上动几千打败几万人的战绩都是这出来的吗?但回过头一想。自己跟流接战了两次。对于流寇的战斗力的确深有体会。不过尔尔。如果自己有个五百精兵。对方就是来十倍。也不怕他。

    看着唐无病的样子。宋焘还以为他害怕虚报战果。宋焘一脸正色道:“玄安啊。你放心。这篇军报别人不会挑出一个不字。说一千人还是少的。如果让我家钱大人来写。恐怕至少的写两千人。”

    唐无病实在忍不住。哧一笑。“全凭做主。”

    唐无病在州府交割了人头出来。把回执交给了两人。李元钦和韩乐高兴屁颠屁颠的。唐无病明白。只要这些功劳算数。这两人至少一个把总的前程是跑不了了。

    一行人在洛川住了一晚。第二日继续上路。这次唐无病的队伍在前。不开的队伍在后。一路朝北开去。一路无事。三日后到了延安府。双方才依依不舍的分别。分别前石不开非要和唐无病结成结拜兄弟。唐无病对这种结拜本就不感冒。不过经不住石不开的坚持。自己再不答应仿佛有些看不起他。于是只好和他摆上香案结拜成了异姓兄弟。石不开二十八岁做了大哥。唐无病二十岁自然只能是二弟。

    告别了石氏夫妇。唐无病继续北上。一路上流民总是不断。大多是从延镇和绥德那边过来。积聚了三的旱灾不是几场雨就能缓解过来的。加上流寇的滋扰。些不愿意从寇的百姓都无奈背井离乡。逃荒逃难。

    唐无病开始有意的接纳流民。见到一般身家清白。年轻力壮流民都会劝说他们跟着自己回长村。

    让唐无病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在陕北的面竟然很名气。好几波流民都知道他在米脂守,的功绩。再加上这年头有人给口饭吃。就跟上帝的。反正去哪里都是混口饭吃。渐渐的在唐无病的车后跟随了一群流民。

    流民的加入让队伍走的很慢直到九月初五才抵达米脂。此时在唐无病身后已经跟着五百多号流民。而且大多数是青壮年。

    唐无病派庄河入米报信。老朋友黄飞虎跑到三里之外迎接。故人相见。自然唏嘘一番。一聊之下才知道何正雄升官了。由于缺少了县官的缘故。老何升了一。权知米脂县事。就是代理县长。

    黄飞虎说。迟早老何都的转正的。他是举人出身。熬到四十了。又有了守卫米脂的功绩。很快就会调到其他的方担任知县。当了一方牧守。就是一县土皇帝了。老百姓不会看见皇上。只会看见知县。方权力也算大的不的了了。对于举人出来说。这也算媳妇熬成了婆。而且慢慢煎熬着也可能混到个州府的同知。

    黄飞虎呢。还是典史而已。没办法。他一个小吏出身。这辈子都没有成为官的希望了。而且大明朝一当了吏。连科举都不给考。一辈子只能在县州府混迹。由此可见。一个举人的出身对古代士子是如何重要。

    ……

    七个书友投了月票。顿觉一股真直冲霄汉。这种感觉真叫爽啊。其实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的原因很简单啊。不过就是多了几张月票而已。这是书友的一种承认。让轻车产生一种满足感。所以你的月票对我很重要。请检查一下您的保底月票。砸给鼎革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