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木匠的回忆-《幽冥六人行》


    第(2/3)页

    不会的。他知道,糖糖不会只顾得伤心,她想要什么就会去用自己的双手保护什么。她当初就是为了留下他,而被贝尔戈抓来这个地方的。为了那时她的紧追不放,自己拼了性命也要保护她,或许要保护很久。这应该不关爱情的事,但是他对她的责任,却远比爱情更重。

    憨子本想去安慰一下伤心的儿子,却听到傻大叫他,急忙跑过去,原来是税官大人想跟自己说几句话。其实是路靖之坐在滑竿上无聊,想找人聊天。傻大傻二除了嘿嘿就是呵呵,要不就是吃饭喝水,不然再无他话。至于那些亡灵们,虽然也会讲鬼话,奈何呕哑嘲哳,听起来刺耳得很。

    只是憨子这人真的是憨憨的,问三句答不上一句来,聊天还是得找到好的对手才行。路靖之打发他找自己的老婆孩子去了,又让傻大叫来木匠。得亏这木匠是个能聊天的,一开始还有点拘紧,但是聊了几句,就说得兴起了,又是不顾尊卑地“你”、“我”起来。不过这一次路靖之也由着他,要是聊天都得讲个上下之分,那也不用聊了。

    鬼界本来是亡灵的地盘,自古以来阴阳二分,人在阳间,鬼在阴间。可是两界既然生死交通,自然就有往来。阴阳路,三途川,冥河,地狱门,鬼门关,丰都鬼城等,都是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对阴阳两界交通方式的一种描述。阳间昼夜分明,日月交辉,确是好光景;而阴间惨惨淡淡,入夜自然是漆黑一片,到了天明,也无非是人间黄昏的样子。人们自然喜欢阳间,对人类而言,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地方,哪里能生存得了?对鬼魂来说,本身是一种负能量体,被太阳照得久了,难免冰消雪融一般的消失,当然喜欢阴间了。

    但是总有鬼魂在阴间过不下去,跑到阳间的。有些与事无争的鬼魂,昼伏夜出,喜欢在山背阴凉处出没,特别是乱葬岗之类的地方。一则是没有人来人往,二则是可以在地穴中找到可以栖身之所。像古代的君王,陵墓地穴之大,甚至远超地上宫殿,那是因为他们陪葬的生灵也多。若是像一般人家只挖一棺木之穴,难免拥挤。鬼魂没有实质,挤来挤去,或许就相融合了。融得多了,就失了本性,凶暴残忍,出没常伤人性命,这就是恶鬼。而名门望族,往往都有自己的义地墓庄,四季时节供奉果品饭脯,香烟不绝,即使有回阳间而居的鬼魂,也不需要与其它鬼魂挤来挤去的,各有灵位安居。只待鬼寿终了,能量耗尽,便魂飞魄散了。

    人其实和鬼是一样的,也有在阳间混不下去,背井离乡,逃到鬼界的。像木匠这些人,就是远在中国历史的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华时,受不了胡人滥杀汉人,向山里逃难时,误入鬼界的。这阴阳路是易进难出,一过鬼门关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只好在鬼界找地方生存下来,接受鬼界领主的盘剥,以换取生存的机会。

    “听家里长辈说,这一千多年来,鬼族一直限制着各地的村子大小。如果有的村子人口多了,就会被苛征重税,如果附近村子的人都多起来了,就会被要求分出人口去建立新的村子。要是附近没有空地或是村子的数量超过了领主的控制能力,就会直接拉人抵税,把多出来的人杀掉炼成僵尸。如果敢于反抗,下场就是屠村。”木匠好像在说别人的事,跟自己半点不相干似的。这种淡然是见惯了生离死别的麻木。如果没有这种麻木,人早就疯掉了。

    路靖之点点头,让木匠继续说下去。他不想听太多悲惨的事,只是为了能了解更多鬼族的信息,才跟木匠谈起这些的。

    “我小的时候,父亲跟我说,咱们是祖传的木匠手艺,在这地方,想活下去,要么就卖手艺,要么就卖力气。卖手艺的比卖力气的活得更久,因为力气只要吃了饭就会有,用不了一个钟,手艺却是几年十几年练出来的。”木匠回忆道,“在这里,谁能给鬼族的大人们干更多的活儿,谁就能活下来。”死的都是没用的人,或是老得没力气可卖了,或是受伤后残了,什么也干不了的。

    “那你们吃什么?”路靖之对这个很好奇。他在城堡里吃喝不愁,因为每天都会有人把饭菜做好送上来,甚至会经常有肉吃。但是村子里的人,像边境村这样的地方,是没有人去种地的。

    “我们那村子也不种地,”木匠说道,“我们村出冰果,果子本身就是税品。上好的冰果能抵上十几个一般的冰果,一般的冰果能抵十几个较差的冰果。我们用这个交税,剩下的拿到种田的村子里换粮食回来。不过那些种粮食的村子,更喜欢用硫磺换。毕竟冰果再怎么好,也还是会腐烂的。但是硫磺不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