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血肉磨坊-《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上午11点24分,反登陆战正式打响。
由于没有空军的保护,数十万华夏军队,不得不顶着舰炮与战机的双重轰炸,用血肉之躯,铸成了新的钢铁长城。
在上海的浦东、月浦、罗店、宝山、吴淞口等各个战略要地,与二十多万日军进行殊死搏斗,中日士兵都成片成片的倒下,整个淞沪战场成了第二个凡尔登,单论血腥程度,与一战时的“绞肉机”相比,还略胜一筹。
许多西方国家的战地记者,一边祈求上帝宽恕,一边如实的报告战场的残酷性,还将此战打上独特的标志——远东的“血肉磨坊”。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詹姆斯·琼斯,向报社总部发电时,曾提到“上海,这个美丽的现代城市,现在已经变得很危险”,“无论你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只要你还在此地一天,一定要祈求上帝的宽恕”,“因为你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候,被天上掉下的一枚碎片给炸死”。
“然而,与吴淞口的战场相比,上海市区简直就是天堂,那里已经成了魔鬼的乐园”,“日军的登陆作战,才过去短短的三个小时,脸色苍白而神经质的华夏军官们,已经是第三次征召市民投入到血肉磨坊之中”。
上午的惨烈空战,固然让日军的远程轰炸机,几乎损失殆尽,但是华夏自己的战机,也损失惨重。
接到吴淞口的华夏陆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老蒋等人也疯了,只好拼命让各地的空军部队,紧急增援淞沪战场,甚至连远在武汉与徐州的空军部队,也一一向上海战场集中。
直到到下午的2点钟左右,缓过气的南京空军,开始向淞沪一带的敌机发起反击。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日军的地面部队,已经建立起了密集的防空阵地,最要命的,还是在浦东一带,建立起了野战临时机场,专门供给第三飞行团使用,因此他们还得面对日军陆航战机。
南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凑齐的二百架战机,与淞沪上空的日军舰载机搏斗,也仅仅是旗鼓相当而已,一时还决不出胜负。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华夏空军战败在即。
在这如此危急的时刻,各地的援军已经到了,虽然只有了了的几十架战机,而且大多是霍克Ⅲ或豹Ⅰ型之类的战机,但是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眼看日军突破淞沪防线在即。
刘少将决定亲自带队参战。
这厮决定故技重施,仍旧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径直奔袭日军的联合舰队。
因此五十多架飞熊轰炸机,也随之一起出动,也多亏有防空雷达网的导航,这群脆弱的偷袭机群,才能悄悄绕过了庞大的交战区域,偷袭跳得最欢的日军战列群,它们正在炮击华夏的防御阵地。
陆奥与长门等知名战列舰,竟然一一在列。
陆奥与长门是姊妹舰,都属于“长门级”战列舰,1号舰正是长门号,命名源于旧长门国,于1916年完成初始设计,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由平贺让博士主持修改。
1917年8月,在日本广岛的吴海军工厂动工。
1920年11月,完工交舰,当时的造价4500万日圆。
在1940年“大和号”战舰下水之前,长达20年时间,长门级战列舰一直联合舰队的旗舰,也是日本“大和魂”的象征,但凡有此舰出现的战役,日军无不奋勇向前、战无不胜,因此也是战神的象征。
长门级战列舰,长224.9米,宽34.59米,吃水9.5米,排水量3.92万吨,满载4.28万吨,采用燃油—煤炭混合燃料,最大功率8.2万马力,实用航速25.3节,续航力8650海里,额定舰员1335人。
该舰有4座双联装410毫米口径/L45主炮,18门单座140毫米/L50次炮,与4座双联装127毫米/L40高炮,以及10座双联装25毫米对空机炮,炮塔的装甲厚度457毫米,而甲板最薄70-127毫米。
面对如此恐怖长门级战列舰,不要说偷袭了,就是明摆在那里,让华夏普通空军随便炸,一时半会儿,也拿它没撤,此舰倘若一旦火力全开的话,就宛如一个超级钢刺猬,或是一座近似无敌的战争堡垒。
而且,此舰主炮的射程也极为恐怖,采用重量为1.02吨的标准弹时,最大射程为38.73公里,若是采用0.38吨的轻弹时,其射程接近60公里,这也是华夏陆军的重炮群,为什么被压制的原因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