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上海事变-《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刘司令并没直接回答,而是仰望着天空,良久不语。

    直到某人回过神来,再次挺直腰杆时,才喃喃自语的回答道,“商震主席,他本人会不会同意?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点,日本鬼子的铁蹄,会让他不得不同意,而且就在这二三个月之内”。

    “因为此地一失,整个华北就完了”。

    按另一时空的事态演变,到1937年10月10日,中路日军就会顺着平汉线南下,占领正定与石家庄。

    然而,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10月12日,中路日军的主力,沿着正太线(正定到太原)进攻太原,从而绕过了太原的正面防线,让酣战数月之久的忻口会战,变成了一个笑话,令数十万华夏大军差点遭到围歼。

    10月21日,娘子关沦陷。

    11月8日,太原沦陷。

    然而,石家庄沦陷的严重后果,还不仅仅于此。

    由于日军占领了石家庄,导致日军的兵锋直指太原,而华北日军在北方战场的压力大减。

    10月20日,日军从华北抽调了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师团,以及第五师团一部,组成了机动兵团,即日军第十军,该军于11月5日在淞沪战场的侧后登陆成功。

    11月12日,上海沦陷。

    因此在刘郧看来,石家庄就是华北战场的胜负手,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淞沪会战的命运。

    可谓是命脉之所在、生死之所在。

    可惜,南京的老蒋,以及河北的商震、宋哲元和汤恩伯等人,两眼就只看到了保定这个河北的首府,以及正定这个战略城市,却偏偏忽略了如此要害之处。

    10月8日正定保卫战失败,石家庄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以至10月10日,被日军轻松的占领了此处。

    若想遏制日军势不可挡的锋芒,唯有石家庄一地可为。

    因为在整个华北大地上,任何一地都可以暂时忽略,唯有石家庄不能有丝毫闪失,所以刘司令的意思很明确了,当他从淞沪战场回来之时,就是川西兵团与倭寇决战石家庄之日。

    因此当贾琏率领川西先遣团,去南京一带参战的同时,就需要郭祺勋暂领大小参谋们,仔细准备石家庄会战的攻守方案,他将是北上石家庄的主帅。

    郭祺勋曾是川中的模范旅长,自然是见多识广,可是让他策划千里之外的攻守方案,还真的有些为难他了。

    不过贾琏给他出了俩个好主意,一是让他派战地参谋与特种小分队,紧随邓锡侯所部的川军北上,实地考察正定与石家庄一带的地形,在必要的时候,让二十二集团军全体,也参与石家庄的大决战。

    其次就是让川西各个工兵营,依照正定与石家庄的地形,修建一个全比例的地形模型,让尚清儿带着三色旗旅团,按照日军的进攻模式演练,提前模拟石家庄战役,也学东乡平八郎来个“以逸待劳”。

    让郭少将醍醐灌顶,一时茅塞顿开。

    8月13日,刘郧亲率重型歼机中队,从川西军事机场出发,历经重庆机场与武汉机场,直飞南京附近的芜湖机场。

    该飞行中队,共有16架飞熊Ⅰ型重型战机,由历届的王牌飞行员组成,飞熊战机以德国的BF110战机为模版,经过威利·梅塞施密特教授的多次改进,再用渡口的钛钒合金,对驾驶舱进行了防弹处理,让飞行员的生存力大增。

    因此该中队是川西空军的秘密武器。

    飞熊Ⅰ型战机,是一款单座双发的重型战机。

    该机高3.12米,长8.7米,翼展11.8米,两台1200马力的星型发动机,配备两挺12.7毫米机枪,与两门22.5毫米机炮,自重2.8吨,可装载油量或弹药1.9吨,最大时速722公里,经济航速296公里,作战半径1200公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