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四马分肥-《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3/3)页
目前苏联人正忙于西班牙内战,其内部又在搞什么肃反,实在是无力东顾,因此唯有老蒋所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能勉强作到,话又说回来,老蒋若真有这个本事,恐怕在1931年就开始动手了,又岂会拖到今天,一时之间,张少帅与刘司令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此时孔大小姐走了过来,一一的请大家聚餐,刘三爷突然灵光一闪,思路豁然开朗。
“四马分肥”,刘郧对张少帅低声说道。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少帅算是听明白了,但是究竟是个啥意思,就有些似懂非懂了。
刘司令只好略作解释,三四十万东北军,猬集在一起,想动大手术也甚是麻烦,但是一分为四的话,就好办多了,除了少帅的亲军之外,其他的可以投向延安、南京和各地的大小军阀,不正是“四马拉车”么。
这个真是个好主意,张少帅也有些意动,却又有些担心,担心成千上万的随军家属,以及老弱病残的安顿问题。
刘郧只好硬着头皮的讪笑,即刻推荐了“比较成熟”的川西模式,以发展铁路与公路为契机,发展工矿业与轻工业,以便解决退伍军人与家属的问题。
因为陕西各地的矿产丰富,而且道路交通比较发达,还是古代有名的关中之地,也是最早的天府之国,近几百年虽说日渐衰落了,但是船烂还有三千钉在,比边陲的川西县或封闭的川康等地,实在是强多了。
发展实业与加工业,搞什么铁路与公路,说实话,张少帅真的不太懂,他之所以崇拜苏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想借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模式,为东北军寻找一条活路,不过,若能借鉴借鉴川西模式也很不错。
张少帅可不是什么普通人,而是历经无数风雨的大人物,刘郧的建议好是好,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安排,于是与刘司令约定,他将在半个月内访问川西,如果考察结果是切实可行的话,不排除真会引进“川西模式”。
偌大的神州大地,又岂是区区一个刘郧能改变的,因此让四万万同胞都行动起来,一起搞建设、搞发展,才能真正的改变这个特殊的民国时空,张少帅愿意借鉴川西模式,刘司令自然是倒履相迎,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随后的几天中,孔家上下忙个不停,不过刘郧与孔玉玲的婚事,也算告了一个阶段,刘司令也要考虑小家了,全面抗战迫在眉睫,他建议孔氏集团向城都转移,孔财神不置可否,让孔大小姐自行决定。
孔玉玲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在商业方面确实有遗传天赋,至于是否搬迁去城都,她有不同的看法,即或明年真会爆发战争,但是也不会波及医药业,而且恰恰相反,参战各方都会有意识的保护联合制药厂。
另外,联合制药厂已经在美国开设了分部,还与梵蒂冈缔结了人道主义协议,每年都会无偿的提供大批药品,专门用于全世界的人道主义救援,即使日本鬼子再猖獗,想对联合制药厂下手,也得考虑一下后果。
当然,狡兔还得三窟,在城都设立分部之事,孔玉玲也并不反对,而且早在一年之前,她就在城都兴建了城都分部(新厂),不过为了避免重复建设,以及药厂之内的人心浮动,才没真正投产,不过她认为此事应该秘密进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