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无路可退-《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刘郧也不顾自己人微言轻,决定说一些肺腑之言,“请学勤兄,转告张副司令,无论东北军或西北军,都已山穷水尽了,今后或许还有机会东山复起之日,然而日本鬼子亡我之心不死,华夏虽大却无路可退”。
“因此兄弟有上中下三策,献芹与张杨俩位将军。上策是让出部分兵权,请南京的蒋公全权整编,打造一支或数支可战、能战的精锐部队,只要有朝一日日本鬼子退出了华夏,东北三省与三千万民众,终究还是老张家的,而杨虎城将军也可以东山再起,重振西北军当年全盛的声威,也未可知”。
此番良策一出,除了何先生有些尴尬之外,其余与会人员一一点头支持,当然在张学勤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就凭中央军与川军,也能打败日本人,真是会说笑话,不过为了军火与投资,在表面上还是得点头微笑。
既然大家都不出声,刘郧就当他们默认了,于是继续阐述他的建议,“不过,如果张杨二人信不过蒋公的话,亦诚还有中策,就是全面整顿张杨联军,内兴民生、外结善缘、养精蓄锐,静待倭寇前来送死”。
“当然,张杨俩人无力革新整顿的话,亦诚还有下策可用,那就是彻底的脱离南京体系,全体投入红军的怀抱。红军的作风是很艰苦,但是纪律严明、仁人志士甚多,改造几十万张杨联军,问题也不太大,只是你们自己要想清楚才是”。
一时之间,与会人员都傻了眼,蒋委座的得意门生,刘亦诚少将,竟公然煽动张杨二人率部投奔红军,简直是石破天惊、骇人听闻。连何先生这样的老红军,都被震得晕头转向,一次收编几十万军阀部队,红军还没这个先例。
看着呵呵傻笑的何先生,刘郧也很无奈,红军这些年是走了霉运,说是万里长征,其实就是打了败仗,不得不长途转移而已,要想收编几十万军阀部队,哪怕是穷途末路的张杨联军,还是勉强了点,因此只能算是下策。
张伯玉却一脸苍白,暗暗的拉了拉刘司令,让他不要再发贬言了,南京方面的中统与军统,实在是威名远播,像他这种小公务员,实在是有些怕了,万一有人认为他是刘郧同党,请去喝杯茶什么的就麻烦了,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
唯有邓锡侯与马鸿宾心照不宣,刘郧可是大名鼎鼎的川西小霸王,连与日本的武尊交手,都只是平手而已,哪里又怕什么军统特务,说句难听的话,只要刘司令不公然叛国投敌,这些特务见到他都得绕着走。
邓老总毕竟是东道主,于是哈哈一笑,脸上笑容可掬,说起话来也是四平八稳,“亦诚老弟说得对,华夏虽大却无路可退,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深合我等行伍之人的胃口,来来喝酒去”。
刘三爷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至于张学勤是否会将此话,一一的传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也是张少爷自己的事,反正今日一别,他的这番言论绝对会广为流传,传到西安等地也是迟早的事,于是也乐得清闲,拉着伯玉兄喝酒去。
马鸿宾也知大事已定,关于甘肃铁路布线之事,应该再无变故,于是也心满意足了,不由呵呵直笑,带着马继芳一起,随邓锡侯和刘郧喝酒去了。
官邸中偌大的会议室内,最后就只剩下了张学勤与何先生,俩人彼此面面相觑,都有些怔然发呆,很快俩人就反应过来了,如同火烧屁股一般,即刻离开了会议室,准备尽快向西安和延安发报,汇报此次会议的重大变故。
待刘郧与张伯玉喝酒完毕,结伴回到了广庐大院时,俩人略喝了几口浓茶,就开始攀谈大家这些年来的经历,伯玉兄是客随主便,只好奉陪了,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与刘司令的名声鹊起相比,他实在是乏善可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