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渔民父女-《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晕,原来就是俩个普通的渔民,刘郧任随俩父女将他拉起来,心中也暗暗懊恼不已,自己也太不注意周围事物了,这艘渔船距离这么近,竟然没发现,幸好不是敌人,否则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刘三爷被拉上船后,渔老大看他没事,也就松了口气,拿了件粗布衣服让他穿上,再叫他家的女儿烧点姜汤来,随后就陪着他说话,“我看公子也不像普通人,不知你住在哪里,老夫正好送你一程”。

    刘郧也苦笑不得,自己正要回别墅,却被你们给绑了,你叫他怎么回答呢,不过别人也是一番好意,只好随手指了指庐山的方向,渔老大立马睁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随后也不怎么再言语了。

    不久渔老大的女儿就熬好了姜汤,小姑娘似乎很快乐,端着汤碗像燕子一样,飞了过来,直让刘三爷的心里直发颤,这艘小渔船,就像一条独木舟,随着湖水时起时伏,还跑得这么快,千万别出事哈。

    事实相反,小姑娘跑过来后,大碗里的姜汤,没洒出一滴,还笑嘻嘻的,将冒着热气的姜汤,递给了刘郧,这厮一脸呆滞,真搞不懂,别人为啥要对他好,大家是萍水相逢好不好,这究竟是为啥呢。

    小姑娘还以为刘郧怕烫,就主动的帮他吹冷,还似喜似嗔的说道,“你们这些城里人,就是娇气,穿要穿绫罗绸缎,吃要吃山珍海味,喝要喝琼浆玉液,你就是庐山上那些有钱人,住小洋房的吧?”

    刘郧不由噗哧一笑,这个小姑娘有点好玩,感情是乡下人进城,天天幻想城里人是如何生活,还又很羡慕的那种,于是心情大好的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是否想去城里读书,作城里人”。

    小姑娘却没否认,轻轻的端着汤碗,低着头黯然的说道,“这种生活,谁又不想,谁又想天天打渔,万一哪天龙王爷不开恩——”。

    话还没说完,就被渔老大一声打断,“二丫,你还不赶快做饭去,没看见天色已经晚了么,等客人用完了,就该送客人上岸了”。

    二丫脸色一僵,将汤碗递给了刘郧,自己乖乖去做饭了,渔老大也怕刘郧误会,就主动过来说话,“公子是精贵人,我们都些是粗人,我这个丫头,平时野惯了,若有什么冒犯,还望公子不要见怪”。

    刘三爷连忙说没事没事,随后一边听渔老大讲客套,一边咕咕的喝着姜汤水,然后才开始搭话,“大哥,你们的常年打渔,不知收获如何,难道你们的常年积累,还不能供二丫,去城里读几天书么?”

    船老大也是一愣,随后才黯然的回答,“公子,你有所不知,这些年来随着中央军日渐强盛,长江与鄱阳湖是安静了不少,但是鄱阳湖里的鱼虾,其实早就不够打了,想去别处的话,又得起事端了”。

    “鄱阳湖的鱼虾不够打”,刘郧早就听过,记得还是1934年的南京,初次见孔玉玲时,一个叫黄睿勋的小记者,就曾经说过,“长江与几大湖区,早就不够打了”,“华夏渔民今后的出路在大海之上”。

    当时也就是听听,他的感受也并不怎么深刻,现在亲眼看到鄱阳湖的渔民,才知道黄记者是何等的睿智,刘郧一时大为感慨,华夏何尝又缺过人才,只要认真研究老百姓的疾苦,个个都是民族的精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