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铁路银行-《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这个倒是真的,刘湘自己不也搞了什么“乡绅参政议政”么,真正与会讨论时,他们也就是些摆设,嗯,这个好,而刘文辉就有些不舒服了,直接分钱多好哈,还要监督什么的,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刘湘与刘郧都苦笑不语,你妹,做这种黑事都这么直接,谁敢让你当家,难怪越混越惨,跑到鸟不拉屎的西康省称王,还真是见识少,脑袋简单,算了,一时也说不清楚了,少数服从大多数,闭嘴。

    至于第三层用意,就是借着铁路修建的热潮,重新统一四川的币值问题,这些年刘郧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川内的金银竟然逐渐向外流失,早年川军军阀混战,也不注意名声与影响,各种白条伪币到处乱飞,导致今天川军裁员时,很多被裁减的军人在民间混得很惨。

    因此重整川军名声是当务之急,刘湘与刘文辉也有些心中凛然,甚至想与刘郧商量,要不要一步到位,由铁路银行代为发行四川货币算了,南京老蒋不是搞了什么法币么,我们就搞一个四川铁币好了。

    “铁币”,刘郧也是一愣,这倒是个好思路,古代除了以金银铜钱为主流货币外,确实还有铁币、布币俩种辅币,尤其偏远的西蜀更是如此,因此以铁路为名发行铁币,还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可行性。

    发行货币很难么?不难,只要发行者的声誉与实力够高,还有一定的流通范围,最好还能有效防伪,就是金灿灿的货币,川康三大势力联合的话,确实不在话下,况且还有黑科技帮忙,一切都能解决。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主动与老蒋商量,让川康也获得法币的发行权,那么也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在短期内就能见效,刘郧却担心抗战爆发后,因鬼子的金融攻击,导致法币贬值,进而祸及川内。

    也罢,那就实行双轨制度,法币与铁币共同运行,在川康境内,川康政府对于法币采取不支持也不反对,只在大额交易时,必须采用铁币来衡量,铁币以小额钞票为主,比如一元、五角、一角、五分和一分等等,其中最大的面额为10(拾)元,价值相当于十个银元。

    当然,开办铁路银行的具体问题,还得与南京的财政部商量。俩位刘主席也知道,刘郧与孔财神的关系,自然就心照不宣了,就全权拜托他去运作与实施,刘司令为了大后方建设,也只好亲力亲为了。

    不过铁路银行的框架,倒是可以先建起来,刘郧提议将铁路银行的总部设在川西,这样才更有说服力,而在银行创建的初期,只在铁路沿线的各大城市开设,比如川西县、茂州市、涪城县和城都市等地。

    刘湘与刘文辉倒没什么意见,他们只在意钱的问题,当刘郧将银行的运作方式,进行了详细讲解,才让他们恍然大悟,原来不但可以解决转业军人就业,还能吸纳民间的闲散资金,让投资者获得一定的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导致铁路与银行都能长久的建设下去。

    至于股权问题,也很好办,由俩位刘主席各出一千万大洋,再以川军的名誉担保,再各分配一千万大洋的干股,而刘郧还打算再另筹集一千万美元,同时以四川铁路名誉作保,凑够一亿大洋的总数。

    七折八扣下来,刘湘与刘文辉确实占了大便宜,但是目前囊中羞涩,别说一千万大洋,就是一百万,就得拆了东墙补西墙,否则也不会想私吞民间的集资。没钱也好办,刘郧为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