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两刘和解-《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3/3)页

    刘郧认为茂县已通铁路,人口日趋稠密,完全可以升级成市,从唐代初期到满清末年,近一千三百年来,茂县都被称为茂州,以后就叫茂州市好了,他爹刘鄂北才德兼备,是出任市长的最佳人选。

    老蒋与刘湘倒是不反对,相比桀骜不驯的刘郧,刘鄂北简直就是老好人一个,没说的直接就同意了,之后就是军事问题了,刘大官人认为,茂县的军队太多,可改编为川西第一旅和第二旅就行了。

    刘湘真是气得发抖,这是什么玩意,说给这厮一个师的番号,却偏偏要俩个旅,与一个师的编制有何差别,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但是刘郧这厮还不满足,又想将第二旅,改编为铁路警备第一旅。

    “铁路警备旅”,老蒋与刘湘这才反应过来,铁路是新鲜事物,确实需要军队保护,不过川西第一旅与铁路警备第一旅,都太响亮了,确实令人遐思尔想,难怪刘郧说的时候,尽量很犹豫很婉转。

    最后是钢铁厂和兵工厂,刘郧认为川西兵工厂的成本太高,确实不利于川军的整编和训练,因此他想新建钢铁厂和兵工厂,而且德国专家已做出了方案,暂定彰明县附近,钢铁产量是川西的二倍。

    以此建立的涪城兵工厂,将不比汉阳兵工厂差,而且完全由德国专家承建,质量和产量绝对过硬,川军今后的一应军械,将从这里制造,由老蒋和刘湘共同拥有产权,川西钢铁厂将重点搞铁路建设。

    刘郧的话还没说完,老蒋与刘湘都出言反对,老蒋认为该厂根本不该建设,完全是重复建设,而重庆钢铁厂就能够胜任,刘湘又犹豫了片刻,思考了好了才说,彰明新厂的周期长,恐怕川军等不起。

    不顾刘湘和老蒋的反对,对于新厂的建设刘郧是铁了心,他保证在半年之后,即1936年7月之前,新的兵工厂就会竣工,同时在新厂投产之前,川西将每月赠送五千支汉阳造,请刘湘主席笑纳。

    如此一来,刘郧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蒋刘二人也无话可说了,枪械正是茂县风波的真正起因,刘湘千般琢磨万般算计,不就是为了川西兵工厂么,现在搞个规模更大的新厂,让刘主席自己玩去。

    还考虑了刘湘的损失,所以每月白送五千支汉阳造,七八个月下来,也有四万多支枪械,价值三百多万银元,已经够丰厚了,老蒋亲自搞过金陵兵工厂,知道其中的艰辛和内幕,却懒得提醒刘主席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