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陕甘之战-《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刘大官人白眼一翻,心里直哼哼,难道要告诉你,张国焘部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么,于是搜肠刮肚的思索后,尽力将此事说圆,“元兴兄,我也是猜测而已,张杨二人也算当世名将,若真的对红军动手”。
“你说,他们会不会派人堵截后续的援兵,甚至我没猜错的话,张杨二人真正下定决心的时候,就是八月份张国焘部正式出兵北上的时候,因此他们出重金让三马出兵,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郑元兴也是一头冷汗,他知道刘郧多半说中了,而且他自己人在川西县,但是仍然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林刘二人是俩个军事天才,对于治军打仗很一套,而张国焘部却松散得多,据说沿途还时不时的征夫拉丁,目前虽然部队还在甘肃慢慢行军,人数却又膨胀到了三万。
这样的行军部队,若是遇见三马的骑兵突袭,十有八九会遭遇厄运,郑元兴也是天生的军事家,对于张国焘的所作所为,早就有所不满了,也知道迟早会出大事,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而已。
红军主力必须尽快北上,郑元兴也没再与刘郧多说,忧心忡忡的离开了川西镇,直奔红军的总部去了,刘郧也命令蚂蚁机器人,加快生成军火的速度,争取在红军总部北上前,完成预定的军火生产计划。
从红军占领大小金川以来,也休整了快三个多月,这段时间里红军也没睡大觉,而是夜以继日的军事技能训练,除了已经北上的三万多人,留在四川也就四万人不到,若要立即北上的话,还需要时间。
红军北上的困难,除了刘郧所猜到的军火外,还有粮食问题,川军在茂县储备了很多粮食,然而来川西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出现粮荒的端倪,还要支持近四万人的远征,确实颇有些难度。
红军也没怪这些流动人口,因为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很多都与红军的伤员、烈属和支持者有关,其实在张国焘离开之前,红军内部已经出现许多怪话,说这里的群众基础好,干脆留在川西赤化全川算了。
正因为如此,才让张国焘部成为北上的第二梯队,总部本来还以为是大材小用了,如今听刘郧一阵神吹,才知道用人不当,搞不好二万人的精锐,会覆没在马家军的手中,李胜德拍板“即刻北上”。
哪怕军火再宝贵,也不如二万条人命宝贵,军火没有了可以再买,又或者从敌人的手中夺取,唯有人命一旦没了,就再也救不活了,***号召所有的红军将士,扔掉所有的瓶瓶罐罐,立即北上救人。
至于红军的伤员和烈属,以及所占领的四个县,即大小金川,松潘县和理番县,就全托付给了刘郧,这厮也不客气,以刘湘副官和省委秘书的身份,直接任命庞学忠、谭耕愚、张洪溪和刘鄂北等四人,为上述四县的代理县长,并各帅一队川西警卫,即刻走马上任。
李胜德可是用兵高手,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一边命人拿着刘郧所提供的部分军火,约万人从刷经寺附近乘骡马畜力,直奔松潘大草原,一边大张旗鼓的从川西县,再经茂县和松潘,直奔川甘边境。
然而,红军大部队刚过茂县,还在去松潘的途中,以杨虎城西北军,约三个师率先向延安进攻,从而爆发了“陕甘大战”,战场又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围绕陕西的延安县,以及甘肃的定西县展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