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茂县之变-《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好在张副主席是用兵高手,硬将一万多兵力,形成了浩浩汤汤五万大军的声势,出兵的当天就夺取了汶川县,令城都一日三惊,刘湘再也顾不上形象了,连连向刘文辉求救,连老蒋的严令也不顾了。

    短短的十天不到,刘湘就集结了近十万大军,只是将老蒋预先的计划毁于一旦,即将中央红军压制在四川以南,贵阳以西,昆明以北区域,打算在大渡河畔,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计划破产。

    由于刘湘部队的集结还需要时间,在汶川县一带,形不成优势兵力,红军骁勇善战,连战连捷,不到一周,就逼近城都西北的灌县(都江堰),川军上下大惊失色,只好死命坚守汶川南大门映秀镇。

    因为映秀镇一过,就彻底进入城都平原,那时根本无险可守,而红军无论进退攻守,都将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就算不能占领城都,也会将城都周围的富庶之地,搅成一锅粥,整个四川将会大乱特乱。

    刘湘等川军将领,再也顾不上什么争权夺利了,凡是能用上的人全用上了,哪怕刘郧这种带罪之身,也被任命为茂县警备旅长,在勒令川西县整兵备战,待时机成熟的时候,配合友军一起攻占茂县。

    由于刘郧在星灵别院修炼神功,倒让大小官员一阵好找,因为城都的军政电报,一天高达十五道,而且一道比一道严厉,似乎再无人接令,都将被砍脑袋的架势,最后还是尹沁兰透露了某人的行踪。

    因映秀镇已经及及可危,哪怕有三四个师防守,都不能遏制红军的攻势,反而随时有溃败的可能,刘湘已亲自坐镇灌县,军令高悬各个路口,赫然写着“将退杀将,兵退杀兵,官兵连坐,退敌有赏”。

    随着军令频布,广元的邓锡侯兵团(45军),涪城的李家钰兵团(新六师),以及绵竹的孙震兵团(29军)蠢蠢欲动,而本该在川黔边境的郭祺勋,也回城都叙职,当即率领一团新兵,欲奇袭汶川县。

    由于映秀镇久攻不克,而川军各部又有合围的趋势,张国焘也急了,于是亲自坐镇锦虒镇,指挥红军战斗,而在茂县整编的郑元兴等人,也大感不妙,于是请命出兵理番县,为大部队保证后退之路。

    张国焘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何况平武、北川和江油等地的红军,源源不断的开进茂县,红军的总兵力直逼二万之众,也不缺红旗独立师这点人马,何况保证红军的后路也是正理,于是很快就答应了。

    另外也不知是不是川军常年混战,导致在川内很不得人心,茂县和汶川的土著羌民,踊跃参军、担粮影从,让张国焘有一种摧枯拉朽的错觉,认为川军就是一栋腐朽的屋子,轻轻一推就会应声倒塌。

    随着川军的主力到来,映秀镇的防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然而汶川和茂县的红军,也做好了决战的最后准备,五月初就在中央红军即将抵达大渡河时,张国焘一声令下,近二万红军发起全线进攻。

    由于红军准备充分,集中了所有的轻重火力,各式炮火高达百余门,虽然是以迫击炮为主,还是令几万防守的川军承受不起,从总攻发起还不到半天,就有一部分红军突破川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