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理想之梦-《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郑元兴微微一笑,不过笑得有些尴尬,于是实话实说,“也不瞒你,我们曾经是有这个计划”,随之弹了弹小木桌,朗爽的一笑,“事情就是这样,计划始终是计划,往往跟不上变化的”。
刘郧也郁闷不已,其实他已经有了预算,比如钱财和枪支,只要两位老革命开口,只要不太过分,数目不是问题,至于扩红的问题,只要镇上的老百姓自愿的话,他也会暗中帮着解决善后问题。
看到刘郧一副吃瘪的样子,郑元兴倒是有些哑然失笑,于是幽默的说,“你们这个县啊,可都成了老爷县了,吃的住的,在整个华夏,恐怕都是独一份,哪里还能随红军东躲西藏,吃糠咽菜”。
刘郧也只好讪笑,川西县成了“老爷县”,可都是他的功劳,正想向郑首长道歉,然而郑元兴却高兴的说,“你们这个做法,还是要得的,要是全华夏都变成了老爷县,我们也好享享福嘛”。
刘郧与赭文和都傻了,郑元兴于是解释到,“我们红军打倒军阀与地主,给穷苦百姓分田分地,为什么呢,还不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让全国所有人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将华夏建设成大同社会”。
郑首长看到大家都在沉思,于是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什么是大同社会,就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物资及其丰富,按需分配,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安居乐业的共产主义社会”。
郑元兴指着屋外的别墅区,充分肯定的说,“川西县就是一个奇迹,甚至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完成,但是总的思路还是对头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能够坚持多久”。
得到郑首长如此夸奖,刘郧一时也摸不清头脑,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事,既然搞不清风向,只好实话实说,“首长说的这些,我也不太懂,我就是个铁路工程技校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铁路”。
赭郑俩人也是一呆,他们其实也揣测过,刘郧根本不是什么机械学博士,因为这厮懂的东西太多了,早就超出机械学的范畴,现在这厮这么谦虚,他们反而认为这厮,就是真正的机械学博士了。
刘陨却没想那么多,有些憧憬的说,“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我的家乡川西县,乃至整个川渝地区,有密集的铁路网,有无数的厂矿和企业,在提高百姓生活的同时,还能成为抗日的大后方”。
郑元兴也是一怔,没想到刘郧还有如此伟大的理想,不由肃然起敬,赭文和就有点不以为然了,不顾郑首长的暗示与阻拦,有些讥讽的说,“刘特派员,你好大的口气啊,要在全川修铁路,靠什么,就靠你这个破破烂烂的钢铁厂,记住,要靠全川的人民群众”。
刘郧倒没有生气,反对赭文和有点佩服,姜还是老的辣,眼光就是犀利,要是靠表面的川西县炼钢厂,恐怕连一根合格的重轨铁轨,都生产不出来,因为一吨的炼钢电炉,只能生产轻轨铁轨。
若论实用性和稳定性,重轨远胜轻轨,而且是战平结合,自然需要重轨,按30年代美国标准,重轨至少要65公斤/米,而华夏与日本的标准,当然要低一些,大多还是19世纪的标准35公斤/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