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农业援助-《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这个事情容易,法肯豪森在华夏也待了些时日了,对于吹风表功,简直无师自通,一脸的微笑的说到,“刘,你就别绕圈子了,我们大家是朋友,有什么事,你就明说了吧,我这里,一切没问题”。
刘郧的心中乐了,这才是好同志,这么快就打包票了,连忙拥抱了一下法肯豪森,很感激的说,“大哥,你以后就是我大哥了,豪森,有了你现在这句话,我可以立刻将新的坦克图纸交给你”。
法肯豪森一呆,立马意识不对了,刘郧这厮可是出名的钉子户,哪有这么容易白给东西,果不出所料,刘大官人一脸激动,小心翼翼的说,“谢谢盟国的慷慨,愿意援助华夏的农业建设”。
“援助农业”,法肯豪森一惊,心中暗暗叫苦,这厮居然不是请他说项,去城都或南京吹风表功,只好硬着头皮,有些不自然的说,“亲爱的刘,粮食援助没有问题,几千吨还是没问题的”。
刘郧眼睛一翻,这个话他可不爱听,是农业援助好不好,怎么变成了粮食援助,难道是翻译的问题,只好用德语重新说,“豪森,打断一下,我的意思是农业,明白吗,农业,就是德国派人,教会华夏的农民,如何种粮食,因为他们的亩产量,实在是太低了”。
忘了这厮会德语了,法肯豪森一阵苦笑,再也无法装傻了,只好绕着圈子说,“刘,你找错人了,德国的农业不算什么,在欧洲的排名,至少要排到倒数几位,你应该去找美国,嗯,又或是法国”。
刘郧当然知道德国人不好对付,只好用事实说话,“1933年,德国还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土地约47万平方公里,人口6千6百万,这几年改由纳粹党执政,不但解决了温饱,还直奔小康生活”。
似笑非笑的看着法肯豪森,刘郧继续他的爆料活动,“德国人口众多,土地狭小,更加要命的是,土地多山,肥力不足,北方寒冷贫瘠,日照严重不足,南方唯有巴伐利亚好些,还可以种冬小麦”。
法肯豪森真的被这厮雷倒了,也不知刘郧这个熊孩子,是怎么知道这些内情的,他记得隐晦的问过希特勒,究竟有无私生子,元首的反应似乎很茫然,他自己也不敢问得太详细,这事可大可小,万一是真的,又张扬开了,对于德国政坛简直就是一场大灾难。
看见刘郧对于德国的隐秘,一副如数家珍的模样,法肯豪森真的很头痛,作为一个军人,他哪里不知道德国崛起的真正原因,许多人都只关注到德国的表面,比如军工业,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
然而,很少有人留意到德国的农业发展,早在19世纪初期,拿破仑时代刚终结,德国就已经发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平均亩产量提高了45%,从而为德国的统一,以及二次崛起奠定物质了基础。
看来确实骗不了刘郧这厮,法肯豪森只好认栽,于是心平气和的问到,“亲爱的刘,你现在也是一个军人,还是南京与川军的双料上校,请你告诉我,帮助华夏发展农业,德国可以得到什么?”
刘郧微微一笑,他从来没想过要吃免费的午餐,于是毫不退让的盯着法肯豪森,冷静的分析,“就算有一天,华夏真的发展了起来,也威胁不到德国,因此帮助华夏发展农业,并不是高难度问题”。
“然而,华夏与德国都面临外部的挑战,都不得不拼死一战,而且前途渺茫,但是总的来说,华夏的希望大一点,如果有一天,德国万一败了,德国再次崛起的种子,你看放在哪里合适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