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静默默此情暗守候-《小时亦识月》


    第(2/3)页

    他说话的声音渐弱,谢先生看向他:“怎么?”

    他颇有些不好意思道:“虽然学生并未见过镇西将军,不过学生想,那样一个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依旧能站起来,并带领父亲的旧部重新开辟出一片天地来的女子,想必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人格魅力,这大概是内因吧。”

    闻言,谢先生笑了笑,问道:“你姓宋?”

    “是,学生宋然。”

    “不错。”谢先生道,“宋然,你再说说,为何朝廷之中,竟无一人能与顾家军一战?”

    宋然沉思良久:“大庆重文轻武,朝中重臣皆是文人出身,就连将军诸如范将军也是文人出身,此或是一种缘由,然则学生不明白,大庆开国以来,历任将军,无不是学富五车、由文转武,可为何偏偏今日落魄至此?”

    谢先生赞赏地点点头:“依诸位看来,大庆文武双之人可有?”

    “我大庆人才辈出,光是飞鸿馆之中学生认识的、文思敏捷、武艺高强之人,就数不胜数。”

    “这些人现在何处?”

    宋然迟疑稍许:“或为飞鸿馆教员,或归隐在家。”

    “新君求贤令发出多月,如此多的贤才,为何不见行动?”

    “这”宋然若有所思,谢先生欣慰道,“今日便到这里,诸位回去,将今日所探讨的问题,写一篇心得呈上。”

    他说完朝宋然一笑,左手拿起讲座上的书,走出了学堂。

    学堂之内顿时嘈杂起来,众学生羡慕地纷纷朝宋然看去,他们都不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能进飞鸿馆求学,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进来的。

    如今宋然在谢先生面前一番问答,无疑是得了谢先生青睐,这对于一个布衣学子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而宋然只是朝大家微微一笑,低头收拾了桌上的书本,也离开了学堂。

    谢先生依旧住在飞鸿馆的依庸堂,几个月前他就已经接到赵宴的消息,回到了飞鸿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