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中郡府外-《田上娇娘:农家春色晚》
第(2/3)页
叹了口气,船夫又继续自顾自地感慨道:“哎,可活着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等着饿死吗?如我,原本这般年纪,不该来做这粗重活计,可我爹在逃生时受伤,娘需要照顾他同小弟弟,一家几口人都张口等着吃饭呢,我不出来找伙计做,谁又能养活他们呢?哎,若是那府台是个好的,肯发粮给我们老百姓就好了,也不至于使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如此艰难度日了!”
听得出来,这小伙儿对中郡府府台颇有怨言。
“你们知道中郡府上有粮?”池月好奇地问。
小伙儿用力点头,“我们如何不知?这中郡府可是皇四爷邺王的辖地,是他平日里驻扎的都城,四下里的疏通管道再完善不过,愣是洪水来了,丁点儿也没侵袭到那里,只管流向别处乡镇上去了。自从三年前邺王来到此处,税收是一年涨过一年,到今年,农民们要交的粮食竟比三年前多了一半!那中郡府上粮库改建,扩张了两倍,其中积存了多少粮食,可想而知。可连续七八日了,灾害已然严重到如此地步,人人没有粮食吃,上面竟是吝啬得一粒粮食也不肯给!还将讨粮的关在门外,将护城河的大桥给抬了起来,人人出城都得乘船过去……”
小伙儿越说越气,即使靠近河边,依旧没有要船上之人下河的意思,嘟嘟囔囔地抱怨个没完没了。
池月善解人意地听他絮叨了许久,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始末,还有许多令人气愤的细节,安慰他两句,到底同顾寒等人继续上路。
路上,池月瞥一眼顾寒,小心翼翼地问:“你究竟有几个兄弟?不想你除了皇上跟靖王两个哥哥,竟还有一个弟弟叫邺王的?”
“你的母亲可真能生。”这句话,却被她硬生生吞咽到肚子里去。
“我父皇曾有三千佳丽,为他生儿子的便有六名嫔妃。”顾寒毫无感情地刻板地说,“我上面虽有两名哥哥,可只有皇上同我是一母同胞,至于靖王,则是柔贵妃所生,这邺王的母亲则是从前的巧嫔妃。下面尚有三个弟弟,不过年纪都还尚小,也没有封地,只是在边疆一隅依靠着名分勉强存活罢了。”
池月这才了然,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说呢,若靖王与皇上是一母所生,又怎会落得如此相煎太急,势不两立的地步?”
顾寒微微叹了口气,并不应话,显然不想谈论此事。
“那么,邺王为人如何?想来定是自私自利得很吧?不然也不会不给灾民们放粮,还把人拒之门外呢。”池月问。
“对于这个弟弟,我并不熟悉。”顾寒道,“父皇驾崩时,他才十三岁,只在她母亲身边,我两个甚少见面。父皇驾崩后,他便随巧嫔妃来了此处,我两个更是相隔万里,难得一见了,惟有在皇上的成婚大典上,还有我母后的寿辰上碰过一两面而已。”
池月数数,现下那邺王也不过才十六岁而已。
小小年纪便如此自私自利,不顾民众死活?那这邺城人民往后的日子,岂不是愈发水深火热,长久见不得天日?
疾恶如仇的心思陡然生起来,她有想要与邺王见一面,狠狠训诫他一番的冲动。
来到城前,果然见路边民众无数,无不落魄如丧家之犬,甚有奄奄一息即将死了的,只等着闭上最后一口气后便被抛弃到荒郊野外去。
见到他们几个衣着光鲜的路人,众人哄然而上,托钵伸手,哀号遍处,“求求公子们发发慈悲,给我们一点粮食吧!”
“我们五六天没吃饭了,快要饿死了!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
“求求你们了……”
池月悲从中来。她掏了掏口袋,将荷包拿出来,将十几两碎银子一点一点地分发给众人。
虽说众人现下最需要的是粮食,可知这银子也可以收买护城河上的船夫,将他们带入城里买吃食,便欣然接受了下来。
“公子真是位救世活菩萨!”
“公子好人有好报,如此仁慈善良,往后必定得一美娇娘作伴,相亲相爱一辈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