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的土石路,每走一次,榆枝就得颠得浑身麻木一次,是真遭罪。 这次回来路上一点不颠,她都没想起这一茬,以为是车子好的缘故,看到变宽的村道才想起这回事。 桑大壮点头应:“修过,我们从老家进货,都是走的公家路子。” “以乡镇大队集体的名义统一向村民征收,或是集体牵头,村民出力,算工夫,年底分红,我们再购买。” “这样避免了零散的交易浪费时间精力,也不会让人抓住如今不明朗的经济形势做文章,给我们使绊子。” 不得不说,在做生意方面,桑大壮一向胆大心细,尽量考虑得全面,给自己留够后路。 桑大壮继续道:“这生意互惠互利,给云关县的父老乡亲创收了,人人都很高兴,也很重视。” “为了生意能长久,能做大,县里组织,各个乡镇自发出人出力,各自修建自家大队的主路,再分工合作修建去往县城的主路,方便运输。” “既然是互惠互利的工作,我们又是云关县的一份子,所以也拿出了一成的纯收益,支援道路建设,所以这路,还有咱们家的一份功劳。” “咱家的功劳,上面都给咱记着呢,有了这个,以后做什么都要方便。” “我还想着,等赚到钱了,再把这些路都铺上水泥,以后咱们回来,也能更方便。” 榆枝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家男人悄无声息的,做了这样的大好事,考虑得也很长远。 桑老爹和桑老爷子一辈子为国为民,很喜欢这些为国做贡献的人和事。 桑大壮的这一举措,深得父子俩的心,满脸欣慰骄傲。 桑老爷子道:“做人不忘本,这是对的,儿媳妇把老桑家的孩子教得不错,大壮也要一直保持初心才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勿忘本,勿忘民,人始终是集体生物,身在集体,就得为集体出力,当下的得失,不要过于计较。” 难得的,桑老爷子也斯文了一回。 魏老爷子嗤了一声,满脸嫌弃:“老土匪就爱这些虚名,大字不识一个,装啥文化人,有钱自己不香啊,便宜些白眼狼。” 魏老爷子在古柏大队生活了十来年,几乎是看着桑大壮成长的。 桑大壮母子俩在古柏大队过的什么日子,受的什么待遇,他一清二楚。 不心疼不愤怒是不可能的,要他以德报怨,做梦。 所以,他觉得桑大壮这么做,摆明了是脑子有坑。 对桑老爷子的话更是嗤之以鼻,只有傻逼才搞什么奉献,沽名钓誉的做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