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陈慕武的空欢喜-《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2/3)页
“如果您能带头拍摄这么一张照片的话,我觉得能极大改善我们学物理的人在其他人眼中的观感……”
反正陈慕武里里外外说了一大堆的歪理学说,爱因斯坦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勉强被他给说动了。
陈慕武答应他,说等照片洗出来之后,第一张就先给爱因斯坦看,只有他点头同意,才把这张照片给公布出来,否则的话,连照片带底片,全都就地彻底销毁,绝不留出去。
就这样,奥本海默新相机的第一卷底片当中的最后一张上,就把陈慕武和爱因斯坦一起吐舌头的照片,完全记录了下来。
陈慕武甚至还悄悄把一个V字形手势,比划到了爱因斯坦的头顶上。
从柏林到巴黎的火车路线长度,是一千多公里。
不算在两国边境,通过法国的边检入关所花费的时间。
他们这列等级最高的晚间快速列车,一共在路上跑了十三四个小时,平均速度基本上能达到八十公里每小时左右。
同样是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同样是一条主干道级别的铁路,同样是道路上最快的一列车。
但从浦到天侓,火车却要跑上一天一夜,比这次的旅程多出去整整十个小时。
两者中间的时间差,固然会受到火车头动力的差距的影响。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路况,也就是铁轨上的差距。
作为连接欧洲大陆的大动脉,德法之间的这趟连接线,不但采用高质量的机车,也会采用高质量的铁轨。
反观国内,一开始修建铁路,花大价钱从国外买回来一些低劣的钢材,绝对比不上英国国内,也比不上从柏林到巴黎这种主干线大动脉的钢轨材料。
后来张香帅在汉阳办起了铁厂,开始在国内自行炼钢,生产铁轨。
产地也好,运费也好,汉阳轨当然比进口的铁轨便宜,而且是便宜许多。
在这之后再修建新的铁路时,尤其是像从仩海到伉州这种由江浙富商集资修建的私人铁路,为了省钱,董事会就想着从国内购买国产货,而不是从国外进口。
因为沪杭铁路的路线和铁路建造,都是聘请的英国总工程师格林森全程一手操办,所以董事会也遵从了总工程师的意见,把从汉阳铁厂采购到的铁轨样品,寄到英国去进行化验,看钢轨的材质是否符合铁路建设要求。
几个月之后,英国人寄回来的化验结果当然是不合格,说汉阳铁厂造出来的铁轨,含碳量太低,所以硬度不够;而含磷量又过高,导致了钢轨很脆。
总体而言就是数据不达标,想要修好沪杭铁路,就不能从国内的汉阳铁厂采购铁轨,必须要从英国花大价钱买进口货才行。
于是被忽悠瘸了的江浙富商们,根本不去管这个检测报告是真是假,就直接又花大价钱从英国采购了一批二等钢轨,铺设在了沪杭铁路上。
沪杭铁路如此,京奉、津浦铁路也是如此。
钢轨材质不达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车的速度。
所以同样的路程,性能大差不差的火车车头,才会拉着火车跑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速度。
可能唯一有良心、在铁轨材质上不糊弄人的列强,只有本人。
他们确实是在真心实意地在建设东北地区的铁路,采用上好的钢材制作铁轨,又研制出了亚细亚号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火车。
只是他们的这种投入和付出,并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囯人民,而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奴役中国人。
建设更好的、更优质的铁路,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侵略之路更加通畅罢了。
法德边境的通关过程,可比苏波边境通关要快得多。
只通过过海关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陈慕武和爱因斯坦在名气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海关官员看过护照之后,才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慕武博士”。
但是见到爱因斯坦本人,那根本就不用他掏出护照,全世界只要看过报纸的人,都能认出来爱因斯坦那一头乱蓬蓬的头发。
然后就对他客客气气,一路上大开便宜之门。
所以他们离开德国的时候没受到任何刁难,进入到法国伊始,也享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
陈慕武蹭着爱因斯坦在欧洲大陆上的名气,也跟着小小地狐假虎威了一次。
一行人到了巴黎,来火车站接站的,不出意外当然还是老朋友德布罗意。
看着行李房往外一件一件地送出来的行李,德布罗意感受到了一丝小小的震撼。
“陈,你这是把在中囯的全部家当,都给搬到欧洲来了吗?”
“不不不,这只不过是给你们带的礼物而已。”
谁也没想到,伊蕾娜和约里奥这种私人性质不对外公开的婚礼,到最后居然还是节外生枝,被陈慕武引来了爱因斯坦这个贵客。
但这还远没有结束,几天之后,借着伊蕾娜结婚的这个由头,卡皮察又再次从剑桥大学跑到了巴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