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个小时后,绿色军车在路旁停下来。 路边农田里,村民们正在旱地里干活,不远处的水田早已插上秧苗,微风拂过,绿油油的一片。 见路边停下一辆军车,几个穿着军装的战士向自己走了过来,村民们停下活儿,好奇地看了过来。 “诶,这些当兵的,怎么来咱们村儿了?” “不知道啊!” 待四个小战士走近,有胆子大的村民问道:“小战士,你们来我们村干什么,是有什么事吗?需要我帮你们叫村支书或支书不?” 后勤小战士张铭看向问话的婶子笑着回道:“婶子,我们是附近军区的士兵,来村里收购秸秆的。” “啊?” “收秸秆?那玩意儿有什么用啊?” 村民们一阵疑惑,有机灵的赶忙跑回村里叫人去了。 部队的事都是大事,还是要一些不值钱的干草,村里自然会全力支持。 “小战士,他们去村里叫人了,你们等等哈。” “行,没事婶子。” 见几个小战士好说话,一个皮肤黝黑,头发黑白参半的老人家问道:“小战士,你们要秸秆干什么啊?部队里的牲畜没吃的了?” “大叔,咱们军区新建了一个饲料厂,收秸秆是为了制作饲料,咱们村里还有多余的秸秆吗?” 其他人接话道。 “有的有的,村里才收了一批春小麦,还有不少麦秸秆,你们要的话都拉去吧。” “你们来的晚,好多秸秆都烧地里了,要是早点来说不定能多拉点。” 各村子情况都差不多。 除了部分留着自家烧火的秸秆,其他晒干后基本都直接烧在地里了。 闻言,小战士张铭也觉得有些可惜,这可都是钱呢。 他笑道:“婶子大叔,以后的秸秆村里都可以留着,我们军区一直都收秸秆,有多少收多少,价格也给的不错,一斤一分钱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村民都惊讶了。 “啊?” “还给钱呢?” 大多数村民没文化,无法估算到是多少钱,但在场有几个下乡知青。 “一斤1分钱,一百斤就是1块钱,一万斤是100块,十万斤就是1000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