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出使-《逍遥小军侯》


    第(2/3)页

    “陛下息怒,臣妾想,在宫里闲着也是闲着,就寻思着赶在入冬之前,为陛下绣制一套里衣……”

    梁国皇后是一个端庄的中年妇女,气质极好,隐约与李卿奴有几分相似。

    面对梁帝的微怒,她并不害怕,这不,她只含笑说了一句话,梁帝那丝微怒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皇后你啊……”梁帝笑着摇了摇头。

    两人在椅子上坐下来后,梁帝笑着说道:“皇后,我们的卿奴,是该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吧?”

    梁国皇后的手抖了一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但笑容又立即浮现,笑道:“卿奴都年已十八,是该嫁人了。”

    “卿奴也是生在我大梁皇室,若是生在燕、陈等国,亦或者普通人家,只怕卿奴的孩子都这么高啦。”

    梁国皇后笑着比划了一下,然后又问:“陛下……可是为卿奴寻到了合适的夫婿人选?”

    “嗯,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继业说,那人才貌双全,学富五车,堪称百年来难得一遇的人才!”梁帝说道。

    “哦,那就好,那就好……”

    “不过皇后,为了我们的卿奴能嫁个好夫君,可能还需要你委屈一下。”

    “陛下?”

    ……

    长安城。

    安乐公主府。

    安乐公主李卿奴,正提着一个洒水壶,在院子中浇。

    李卿奴身材高挑,面容和煦,阳光照射在她的脸蛋上,显得肌肤雪白,并且脸蛋上的笑容始终没有消失过。

    “公主,这些粗活儿还是奴婢们来吧。”李卿奴身后跟了两个丫鬟。

    “不用啦,这可是本宫从陈国带回来的,娇贵着呢,必须本宫亲自照料才行。”

    李卿奴认真的浇着。

    她长发飘飘,因为弯腰浇的缘故,披在香肩上的青丝,一丝一丝垂落下来,宛若瀑布。

    她还穿着一身漂亮的宫装,宫装上的各种丝带,与长发一起,随着她浇的动作而飘飞起舞,看起来就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公主浇图”。

    “公主,公主,大消息,奴婢听到了一个大消息……”一个丫鬟忽然跑来。

    “什么消息?”李卿奴并未停止浇的动作。

    “……公主,奴婢听说,乾王正在收拾行李,即将前往蜀中!”丫鬟上气不接下气。

    “皇兄要去蜀中!”

    李卿奴立即直起腰身,惊讶且欣喜的扭头看着那丫鬟,手里的洒水壶因为角度的关系,还在往盆中喷水。

    但李卿奴已经顾及不到这一点了。

    “是的……乾王去蜀中,好像是……是去接陈国的平南侯……”丫鬟又说道。

    “接平南侯!”

    李卿奴又吃了一惊,然后脸上的喜色都快堆不下了。

    李卿奴也经常关注陈国的动态,自然知道,神雷侯被改封为了平南侯。

    “拿着。”李卿奴脸上笑容不减,转头看着身后的两个丫鬟,随手将洒水壶递给她们拿着。

    两个丫鬟忙然接住了洒水壶。

    “你们替本宫浇,记住,要精心照料,别让虫子吃了它们的叶子……”

    话音一落,李卿奴便提着及地的宫装裙摆,迈着飞快的步伐,往公主府门口的方向跑去。

    “公主!”

    “公主去哪啊?”

    “本宫去找皇兄,我也要去蜀中……”

    李卿奴跑得飞快,丫鬟们都快听不清她的话了。

    “公主……”丫鬟们一起追了出去。

    然而,李卿奴刚冲出公主府大门,迎面就撞见一位老公公,刚好从一顶轿子中下来。

    李卿奴赶时间,准备绕过这位老太监。

    但这位老太监就是为了李卿奴而来,于是立即叫住她:“公主等一等,等一等,老奴有皇后娘娘的懿旨……”

    “啊?母后有什么懿旨啊?”李卿奴无奈,只得停下脚步。

    “本宫近来身体不适,茶饭不思,因思及安乐公主一向乖巧懂事,因此特命安乐公主即刻入宫,于本宫榻前侍汤奉药……”

    老太监赶紧宣读皇后的懿旨。

    李卿奴愣了一下,脸色变幻数次,最后一脸担忧的说:“是,女儿遵命!”

    于是,李卿奴就被老太监带入了宫里。

    ……

    第二日。

    李继业的马车已经停在了桐梓河西岸梁军大营的辕门前。

    梁军主将率帐下将领一起出营相迎。

    “李将军,这几日都还相安无事吧?”李继业不待李将军寒暄,第一句话就如此问道。

    所谓的李将军,就是此间十万梁军的主将。

    “王爷,属下和陈军之间,谁也没有妄动。”李将军禀道。

    “那就好……”李继业松了口气,然后说道:“李将军,且随本王渡过桐梓河,去见那平南侯。”

    “王爷,王爷这……”李将军懵了,他还准备了一大桌酒菜呢。

    “无需多言,快去安排吧。”

    “是!”

    桐梓河对岸。

    有关梁国乾王赶来此处的消息,祝修远早就收到了。

    但祝修远没想到的是,李继业刚刚赶到,也不休息一下,竟直接就来拜访他。

    待斥候进来禀报,说梁国乾王的船已经渡过桐梓河,并已经上岸,往陈军大营走来的时候,祝修远亲率林伯昌等副将,一起迎出辕门。

    “公子,你说梁国乾王亲至,到底是为了什么?”寇婉婉身为轻泉宫宫主,黔中道的土皇帝,也跟着一起迎出辕门。

    跟着一起的,还有董淑贞,以及夏舞与小环两个丫鬟。

    董淑贞、寇婉婉,还是夏舞和小环,四个女子皆模样极美,衣饰如繁盛开,在这色彩稍显单调的军营中,她们四个是最为亮眼的一道风景线。

    至于说女子不适合待在营中……祝修远索性不管了,反正四女都不是普通女子,身手非凡,根本不可能有人敢欺负她们。

    而且祝修远也发现,四女出现在营中,并未让神雷军军心涣散。

    破坏规矩的感觉真好!

    “不知道,且会一会乾王再说吧。”祝修远望向前方,李继业一行人的影子已经若影若现。

    “侯爷,属下觉得,梁国乾王此来,恐怕并非好意。”林伯昌忽然开口。

    “恩公,属下也有此感觉。”言大山也说道。

    “嗯,我虽然与李兄私交甚笃,但他终究是梁国的皇子……你等注意一些吧。”祝修远随口吩咐道。

    “是!”

    谈话间,李继业一行人已经走近。

    “祝兄!别来无恙。”

    “李兄,哈哈,上次在京城一别,却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是在这样的场合。”

    李继业端端正正的行了个礼。

    祝修远回礼。

    又寒暄了两句,祝修远便邀请李继业一行人入营。

    总的来说,整个迎接的过程,还是十分和谐的。

    不过,寇婉婉、林伯昌、言大山等,心中都暗生了一丝警惕。

    而董淑贞……却奇怪,为什么师姐没有来呢?

    所谓的师姐,指的是安乐公主李卿奴。

    但在那种场合之下,董淑贞又不好开口询问……

    中军大帐中。

    众人分宾主落座。

    祝修远吩咐上茶待客。

    喝过了茶,祝修远与李继业又叙了会儿旧,李继业这才道明来意——

    邀请祝修远北上梁国京城长安,面见梁帝,商议梁军退兵之事。

    然后,又将梁帝亲笔手书的信件,递给祝修远。

    祝修远看完了信,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梁帝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此去梁国,并非为了私事,而是相当于出使梁国。”

    “身为大陈的臣子,我不能直接答应你,请李兄稍等几日,容我请示过陛下后再说吧。”

    祝修远凝了凝眉头说道。

    李继业没有任何意见,并说他就在桐梓河对岸的梁军大营中,等待祝修远的消息。

    商谈已毕,李继业没有过多停留,主动提出离开。

    于是祝修远等亲自送李继业一行人出营,然后又看着他们渡河,回到梁军大营。

    众人回到中军大帐。

    林伯昌和言大山等,都认为此次梁国之行,充满了危险:“侯爷,梁国态度不明,到底是撤兵还是不撤兵,不过一句话的事,为何那梁帝要亲眼见过了侯爷才做决定呢?”

    “侯爷,此去梁国,危险重重……”

    寇婉婉也说:“公子,要不还是别管这事儿了吧,短时间内,梁军不会有异动,我们干脆回去强加练兵,然后与梁军一较高下!”

    董淑贞听他们说得危险,心里害怕,于是也劝说祝修远不要答应李继业,去梁国见梁帝。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祝修远苦笑,“但事情发展成这个样子,而我又是黔中道观察处置使,没有退缩的道理。”

    众人都不说话了。

    “这事我已上奏陛下,且看陛下如何定夺吧。”祝修远又说。

    “可是……梁国危险啊。”

    “无妨,若果真要去梁国,我们就多带点人马,并做好一切准备,确保能够全身而退。再说,那梁帝身为九五之尊,应该不会刻意为难我吧?”

    ……

    两日后。

    陈国京城,陈皇再次召集群臣议事,今天讨论的重点,就是祝修远到底要不要出使梁国的问题。

    “陛下,臣以为平南侯当出使梁国,若能以此让梁国退兵的话,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一个文臣出列拜道。

    “陛下,臣附议!”

    “陛下,平南侯身居黔中道观察处置使之职,当尽心尽职,出使梁国之事,非平南侯莫属!”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