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唐年年挑了五六个红薯,洗净切块,铺在大海碗最底层。 再切出一斤猪肉,改刀成大肉条,加上葱姜腌制一会儿过后,裹上蒸肉粉,就放锅里开始蒸。 冬日天冷,重新烧火起灶时间太长,所以孙秀晴习惯了不熄灶,留着烧透的炭,便于随时烧煮点什么。 这也倒是方便了唐年年。 她往灶眼里添了点柴火,灶肚子很快就燃起了火苗。 小厨房上空炊烟袅袅,让人光是看着这烟,都忍不住期待灶上锅里的成品。 “小唐同志在家吗?” 门口忽然传来问话声,唐年年从厨房窗口伸出头去,朝外张望。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村妇,身上穿着花夹袄,神色有些窘迫。 “大姐你找我?”唐年年不认识对方,因此有些茫然。 妇人腼腆地笑了笑,“是,我找你……哦,我是听我姑说,供销社今天新上的处理布全让你打包买走了,我想问问,你能不能让点给我?” 妇人名叫王金儿,同是向阳村的村民。 唐年年朝她走近时,看见她身上的花袄看着是鲜艳,可却有好几处补丁。 脚上的棉鞋倒是厚实,却并不合脚。 想来也是日子艰难,所以才会看上她这点处理布。 “行啊姐,你要多少。” 唐年年客气的将她领进了屋。 王金儿搓了搓手,依旧是一副放不开手脚的模样。 “不要多了,就买一块钱的。” 王金儿从棉袄内袋里翻了又翻,十几张票子加起来,才凑出一块钱。 “我知道处理布是二毛八一尺,但你本来就是好意让给我的,就给我三尺就行,我就很感谢了!”王金儿赔着笑说道。 唐年年点点头,“那行。” 说着,她就上抽屉里找剪刀。 “妈妈……” 听见沁宝糯声糯气的喊她,唐年年才发现小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 孩子见着屋里有外人,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伸着藕节似的小手臂要抱抱。 唐年年连忙抱起沁宝,同时也因为耽误了这会儿功夫,不好意思地朝王金儿笑笑。 “孩子刚接回来,不熟悉环境,所以怕生。” 王金儿也跟着讪笑起来,摆手说道:“没事没事,我家小娃也这样……” 沁宝趴在唐年年肩头,还是呜呜哝哝的。 一双葡萄大眼还总盯着王金儿看。 王金儿和她对上视线,赶忙说:“小唐同志,要不我还是在外边等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