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时间如白驹过隙,半个月转瞬即逝。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后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十几个大小不一、包装严密的木箱悄无声息地运抵子阳寄当行。秦浩峰、柱子、劳衫谨慎地清场,屏退了所有无关人员,关上了店铺大门,只有四人留在店铺内。 秦浩峰站在木箱旁,屏息凝神。柱子率先撬开了一个最大的木箱,劳衫则取来软刷和放大镜,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陈阳双手交叠在身前,目光紧锁在木箱内,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当第一件瓷器被柱子从厚厚的软草中取出时,陈阳瞳孔微缩。那是一件青瓷笔洗,器型古朴典雅,胎质细腻温润,釉色如凝脂般均匀,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青光。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手指微微颤抖。 一件件瓷器陆续从木箱中取出,软草和棉纸一层层剥开,露出底下更为精致的包装。 劳衫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陈列在铺着柔软绒布的条案上。从青瓷笔洗到斗彩盖罐,再到汝窑天青釉胆瓶,件件皆是精品,色彩斑斓却不失和谐,器型各异却都透着股难以言喻的灵气。 当最后一件瓷器被轻轻放置于绒布之上时,陈阳终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心脏砰砰直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一般。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目光在瓷器间来回逡巡,喉咙干涩。 青山居士,不愧是国宝级的仿古大师! 三十件瓷器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绒布覆盖的条案上,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却又仿若新出窑般鲜活。 从明早期的永宣青花大盘到清代的珐琅彩小碗,品种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那青花大盘,苏麻离青料晕散如泼墨,铁锈斑点点晕染,甚至给人感觉被海水冲刷过千年,带着股海腥气息;那成化斗彩鸡缸杯,薄如蝉翼,釉面温润如凝脂,姹紫浓艳却层次分明,填彩精准得令人发指,连最细微的笔触都透着匠人的指尖温度。 目光流转至康雍乾三代的青花、粉彩、珐琅彩,青花分五色,浓淡相宜,墨韵淋漓,在灯光下流转,似有月光流淌;粉彩渲染过渡,色彩层次分明,玻璃白运用得炉火纯青,晕染出梦幻般的质感。 更绝的是那些刻意营造的“瑕疵”——缩釉处露出胎体本真,惊釉处层次分明,窑粘痕迹如岁月侵蚀,冲线蜿蜒如老树盘根,每一处都透着时间的沉淀,却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