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雅可比:“单车是什么?摩托又是什么?” 张类:“搏一搏,绵羊变骆驼。” 雅可比:“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张类笑着:“您啊还是赶快回去吧。” 接下来,张类只干一件事情,疯狂给宝朵颐顿王灌输保守思想。 疯狂给其他能接近宝朵颐顿王的人,灌输进步思想。 宝朵颐顿王越往后退,就是拦着其他人不能进步。 其他人想要进步,就要让宝朵颐顿王进步。 宝朵颐顿王不想进步,就要训斥他们。 他们说话不好听,宝朵颐顿王就要找张类说更多。 其他人被宝朵颐顿王训斥,就要找张类倾诉,出主意。 这个情况持续了好多天,有一天雅可比找宝朵颐顿王摊牌,让宝朵颐顿王进步。 宝朵颐顿王给了自己的傻儿子一个大逼斗。 然后才知道是张类撺掇的。 于是跑去找张类对峙。 张类就一句话:“我从没有跟王子撺掇造反。而是王子自己如此想,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性,我这个人老实,有这个可能性就只能说有,前任匈奴单于伊稚斜就是造反成功的,我是知道的,不能骗王子。” 宝朵颐顿王又跑去问雅可比。 雅可比仔细回忆后,才发现,张类真的没有撺掇自己,都是自己说,他附和的。 宝朵颐顿王回去找张类道歉,说错怪了张类,然后询问张类为什么要附和雅可比。 张类只能说:“忠言逆耳。” “你是聪明人,我跟你说能说真话,但他们并不聪明,我就不能跟他们说太直白了,只能随便附和,哪知道他们当真了。” 宝朵颐顿王本来就和他们意见相反,当然觉得他们没脑子。 张类说他们蠢,宝朵颐顿王恨不得跳起来说对对对。 听张类说自己聪明,才能真正的交流,宝朵颐顿王甚至骄傲上了。 回去后我行我素。 雅可比又找到了张类:“你为什么附和我,却不提意见?” 张类:“我们大汉有个聪明的贵族,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你问出问题的时候,其实自己的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了。” “我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我是来做使臣的,不是来做幕僚的。” 雅可比听到这句话,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智者啊!” 整个王部,所有人都在想一个问题。 王上,不想进步。 但我又想进步。 怎么办? 咦? 很多人停下思考后,就发现问题所在了。 以前大家想的是,王上吃羊腿,自己啃羊腿骨,不够吃。所以让王上去整个烤全羊,这样自己就能吃羊腿了。 既然王上不想吃烤全羊,那他妈他旁边去待着,我把烤羊腿整过来行不行? 太行了啊! 这废物王不愿意行动,我他妈来动! 与此同时。 真不怪他们脑子活络。 而是张类说的话,在他们帕提亚,也是应验过的,张类不知道,他们自己能不知道吗? 事情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当时大月氏攻下大夏后,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席卷整个中亚。 帕提亚人在公元前124年时,也遭到了这场动乱的波及。 刚刚勉强逼退塞琉古希腊人攻击的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战新来的对手。 结果自然是希腊雇佣军临阵倒戈,而国王阿尔达班一世战死当场。 米特里达梯二世便在这样的危局中,被扶上了王位。 简单来说,当时差不多是内瑟斯还没出发时,当时末代希腊正在和安息打仗。 然后希腊投了罗马。 罗马接着喝安息摩擦,但并没有真正的爆发战争。 大月氏这个在大汉范围内,只能占据一个县的小小部落,出了葱岭之后,迅速升格为整个中亚的爹。 那是一顿好打。 最终就是米特里达梯二世上位了。 大家都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现在张类讲述了匈奴那边的例子后,大家突然感觉不对劲了。 不对啊,老国王到底是怎么没的?要知道老国王还没子嗣呢,新国王可是通过战争获利上台的。 这么一联想,谁也不免想到米特里达梯二世可能是想办法弄死了老国王,然后上台的。 既然他做的初一,我怎么做不得十五? 他一普通王都可以是万王之王,我为什么不行? 这可是有实事支撑的,不是理论依据。 于是,整个宝朵颐顿王部,人心思变。 而整个东方,几乎所有人都在干同一件事情。 张类一边喝茶一边心想:小王子你个废物篮子,当初大月氏屁大点地儿的人口出来后席卷中亚,现在你搞个安息这么费劲,还要我来多费口舌。 不过也不怪小王子。 安息这边本来是左边打起来了往右边跑,右边打起来了往左边跑。 投降主义厉害。 毕竟奴隶主嘛,跟着哪个老大不是当? 以大商的经验,作为奴隶主亲儿子都能反他爹,还有什么不可以的? 但这一次,罗马和匈奴一起干安息,安息左右夹击,跑不动了。 跑不动,就铁板一块了,当然硬度就上来了。 但现在,硬度又出问题了。 米特里达梯二世此时也很头疼。 他现在在西面,培育亚美尼亚和本都王国,用来抵挡罗马。 东面,想要借用大汉的力量,夹击掉小王子。 这个情况下,米特里达梯二世其实是有想法的,他上位时,其实安息不是这样的。 安息当时是游牧部落持续了这么多年,当初他上位时,整个安息西部希腊化,很多贵族开始过城市人上人生活,不想过牧民生活了。 为了避免安息崩溃,米特里达梯二世冒充希腊爱好者。 搞了很多改革,把安息捏合在了一起。 但泥巴捏在一起永远还是泥巴,欠了一点火候。 如果有外力压迫,加一把火,那就烧成陶器了。 所以,米特里达梯二世认为现在自己可以利用现在的战争,把曾经辉煌的安息打回来。 到时候罗马和自己谁强,还不一定呢。 东边?东边就不去了。 打完匈奴后面是大月氏,大月氏打完后面是大汉,神经病才去东边。 不过有沙漠在,大月氏过来也不容易,有葱岭在,大汉追杀匈奴过来一下还正常,也不会长期待着,没啥威胁。 匈奴单于?他那样儿比大月氏差远了。 要是匈奴小王子知道自己被认为比一个县级部落大月氏差远了,比自己用了三个月打裂开一半的大月氏差远了,能直接放弃攻城一路直插尼撒王城给米特里达梯二世做了。 …… 长安,刘彻看着报告。 指着报告:“这个米特里达梯二世的二世是什么意思啊?” 东方朔:“陛下,就是,这个……那边的人啊,他没文化,懒得取名,儿子直接用爹的名字,所以就冠以二世来区分。” 刘彻恍然大悟:“哦!” “那这个……这个,这个安息万王之王米特里达梯二世,扶持本都王国米特里达梯六世……” “朕算一下,这个……儿子二,孙子三,重孙四,玄孙五……” “等一下,这个安息万王之王多少岁了?他扶持他玄孙当本都国王抗击罗马?” 东方朔:“呃~这个……其实本都王国那边的国王,是刚好和安息的国王重名。” “本都那边前几代国王都叫米特里达梯,二世早就没了,已经传到第六代了,和安息万王之王没关系。” 刘彻愣了一下:“我捋一捋,就是说,比如南越国,赵佗,赵佗二世,赵佗三世,赵佗六世。” 东方朔:“嗯。” 刘彻继续:“然后,他的宗主国大汉的皇帝,名字叫赵佗二世。” 东方朔:“嗯。” 刘彻:“别给朕看安息的情报了,你们把他灭了得了。” “这些没文化的东西,倒反天罡,宗主国的大王,用藩属国小王的名字当自己的名字。这种国家真的是个大帝国?朕要是早知道他们那边是这情况,都懒得多看他一眼。” “浪费朕时间,来,把封禅的计划拿来朕再审一遍。” 这就好像匈奴单于看人家楼兰王的名字好,借来给自己儿子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