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会有诈吧?难不成人都被骗出去杀了。 贵族青年:“老头你懂个屁啊,郡里到县里的路去年就修通了,现在是要修县里到隔壁县的路,你们村靠得近,就修一条岔路过来。” “你们村前面好地段的路,我都买了,但你们毕竟还有这么多地,等路通了,你们那些粮食能比现在一石多卖十来大钱。” 里长惊讶:“我们这儿也要修路?” 贵族青年:“快去喊人吧。” 里长思索了一下:“可是现在春耕,八百一个月恐怕找不到多少人啊。” 贵族青年:“废话,要不是春耕,我最多出三百。” 这是山坳里面,又不是什么大地方,郡里面前年修路才六百工钱呢,今年才一千二。 里长:“那倒也有一些人家里没田土的,我去问问他们。” 里长来到了老根家。 看到家里没人,就问隔壁:“哎,老根儿呢?” 隔壁蹲在夯土墩子上,剔着牙:“不在村里了。” 里长疑惑:“咋不在村里了?风呢?” “风?风当然是吹走了。” 里长:“?你好好说话。” 隔壁:“因为人家像风一样自由。” 老根儿和风,穷了好几年,终于等到招工招到他们村儿了,他们却提前一天走了。 两周后,老根儿和风,精准的走过了赵国公路。 赵国公路是赵国第二条公路,是连通河流码头之外的有一条大动脉,在整个赵国内部左右贯通。 左边往右修,右边往左修。 每个道路工地,都在招工。 也不知道老根儿爷孙怎么就那么精准,精准的走到了赵国公路左右之间也要连通的连接处。 因为赶工期,中间段除了夯土,所有人都去两边拉水泥砂浆去了。 爷孙俩走过还觉得奇怪:“这路和以前见过的大道不一样,怎么和旁边的土修齐平的,这要是下雨咋走嘛。” 风:“看来咱们这儿还是太穷了,把路修高一寸都不舍得,太穷了。” 爷孙俩从路上走了之后仅仅半天,赵国公路左右两侧的大规模队伍就把路从左右两侧小丘上排过来了。 两个月后,正值酷暑,黄河旁的道路工地空无一人,全都避暑去了。 爷孙俩经过工地夯实的地面。 老根儿:“怎么人人都说到处都在修路,咱们却没遇上过?” 风挠头:“我哪儿知道,是不是咱们走错方向了。” 老根儿指着前方大河涛涛:“那不是大河嘛,都走到了啊,怎么能走错了?” “就是没有渡口啊。” 风:“那不还是走错了嘛。” 此时河边,一个小船作坊的老板正在挠头。 他们去长安学习了先进的船只技术,现在拥有了制作能过黄河的船的技术。 但问题是,除了厂里的人,没人敢试航。 这船里面有人反而不稳,往里面装人一样重的石头,反而会更稳,这肯定是不行的。 员工也是没办法了:“附近住的近的地方的猪都买遍了,还差点。咱们起码还得凑俩人。” 正说着呢,河边小丘上,老根儿爷孙走了出来。 老板兴奋了:“老乡!” 老根儿他们走过去,老板又是端水给他们喝,又是帮他们扇风散热的,还是蜂蜜水! 老板一边让整点肉来,一边央求:“麻烦你们个事儿!” “坐咱们船过河,再回来,一个来回,给你们三百大钱。” 风:“三百?” 风还以为是渡河要三百大钱。 老板咬牙:“五百……一贯一贯,不能再多了,最多给你们一贯了。” 风和老根儿对视一眼。 啊?给我们钱?一贯? 一千大钱? 老根儿:“这……好吗?” 老板看有戏,急忙:“老爷子您二位一定要帮个忙,咱船虽然新,但是又大又好,是长安来的技术,就是现在还装了二十来头猪,臭了点。” “我先给你们六百大钱,等回程结束后,给你们剩下四百大钱!” 老根儿和风对视。 风:“那……行?” 老根儿捅了捅孙子的肩膀,然后沉声:“但是我们要坐船头。” 船过河时,老根就跟孙子示意,上岸就跑。 要不然还得坐船回去。 这船家花钱请人坐船,肯定是脑子有问题,要是被逮住肯定要被送回河东岸。 船靠岸,这边还在用撑杆停船呢,老根儿和风撒丫子就跑。 那两人可是没穿鞋,是真撒丫子就跑,那跑的一个飞快。 给后面二十几头猪都吓到了,这些猪本来哼唧哼唧的,直接被吓得呆住不动了。 船厂老板和员工一看实验对象跑了,也是懵逼的。 怎么还跑了? 尾款还没付呢!剩下四百大钱不要了? 啊? 老根儿和风,这爷孙俩,堪称是概念神。 一路从赵国到过黄河,他俩一直走一直走,就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县城,别说郡城了! 他俩一路上就经过一些小村庄了。 小村庄的人反正都在说长安好,说郡城富,说出去的路有多好走。 老根儿和风:好走吗? 爷脚底板都变驴蹄子了! 两人是一条水泥路都没遇上,压根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能出现这种局面,只能说河东和赵国平阳县这些地方的封地老爷,曹襄他们还太菜,修的路太少了,路网密度不够。 但过了黄河后,他俩还是一路上都没遇到任何水泥路。 那就够抽象了。 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先天避开大路圣体。 要是匈奴能摸进来,抓到他爷孙俩带路,保准一路走到全军覆没。 但毕竟的到了船厂六百大钱资助,他们在乡下也能买到吃的。 就这么走啊走。 一座大城都没见过。 反正问路过的人家,却得知距离长安是越来越近了。 都给风干沉默了。 难道世界是一个骗局?世界上根本没有城池,都是骗人的? 直到这一天。 老根儿和风,走到了一条巨大的,宽阔的沥青路上。 此时已经是中秋月末了,要是两个月前,沥青路能把他俩驴蹄一样的脚底板给治了。 而现在走在路上,爷孙两人都被镇住了。 他们走上的是长安大道。 长安大道又叫长安一环路。 目前他们走的是长安大道东二段。 这路是南北走向的不是东西走向的。 他们并不知道穿过南北走向的路继续往前就是长安,他们还以为长安应该在这样的大道的一头。 于是爷孙俩随便选了一边。 选的是往南走。 如果往北走,仅仅需要三里地他们就能走进万年县区域,万年县再穷,哪对爷孙来说都是超级繁华了,但谁叫他俩有奇奇怪怪的buff在身上呢? 他们往南走,有无数的工地。 在年初这条长安大道北扩充修成一个圈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附近要发展了。 不过刘彻和霍海手里钱不多,把地压着。 现在开始动工了,到处都缺人。 爷孙俩往前走一路,就遇到工地挨个开饭。 那是真一路上一个人都没遇到。 从赵国到这里,路上有三百多万工人,他们路上硬是一个没遇到。 路上有无数马车,货船,他们硬是一次没遇到。 路上有那么多城池,那么多牛逼的地方,他们一个都没看见。 他们就这样围着长安大道走啊。 王南走到了拐角,转头往西。 往西一路上还是空无一人,走到了拐角。 最终,在走到距离建章宫还有五里地,都已经进入了繁华的纺织厂区域的地方时,爷孙俩又困又乏,决定和过去半年的每一天一样,倒头就睡。 他俩不知道,他俩睡觉的地方,是纺织区的菜场。 这个地方的纺织厂很多都是新建立的,需要市场,但是又没规划市场,所以就在长安大道西南一段的空地旁边自发的形成了临时市场。 这个市场区域内有很多是纺织工人和建筑工人还有他们的家人,附近两里内都没有住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