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六千台蒸汽机,只有两千多台在纺织厂,压根不够用。 别说两千,就算是两万台,现在加班加点的生产,连轴转一刻不停,到明年新的棉花产出来,也不能把旧棉花用完。 毕竟平均一下,一台蒸汽机也就相当于六十个工人的人力而已。 一百八十万人去人力纺织,一年时间是做不完七千万人的衣服的。 因为霍海在大基建投入上动用了太多工人了,所以导致现在人力匮乏。 目前加上羌人工人后,大汉的工人数量已经来到五百万人了。 这五百万人抽走的人力,就让轻工业请不到人。 蒸汽机的需求,是个海量数字。 产能起码要扩大三十倍,才能赶上市场需求。 要知道,蒸汽机目前每运转两千个小时就要停下大修,每一千小时,要停下大检查一次。 这和电气化时代插上电线就开干完全不同。 刘彻知道数字后也是大为震撼,仔细的算了一下,然后才瞪了一眼。 “那岂不是需要五千……” 霍海:“咳咳~!!!” 霍海示意刘彻不要说出来。 刘彻什么人?他心算,三秒钟就得出了答案,六千八百台蒸汽机,如果连轴转烧煤一年就要烧五千万吨! 而同关煤矿,前年一个季度的煤产量是二百九十吨左右。 去年产量因为运力大大提升,所以产量也大大提升,但也只提升了一些,达到了一个季度五百万吨,一年两千万吨。 而今年……不说私人烧煤,不说建筑用煤,不说别的,就说蒸汽机,吃掉五千万吨!! 刘彻都不敢想今年的同关煤矿财报是什么恐怖的数据。 其实刘彻是算多了的,因为并不是每个蒸汽机都跟火车机头似的狂吃、狂吃、狂吐烟儿。 不过这数据,霍海也不能让刘彻说出来。 刘彻要是说出来,十五分钟后股票交易中心,同关煤矿的股价就能涨到天上去。 刘彻严肃了起来。 他以前觉得,同关煤矿那些地表煤炭就可以用好几十年。 现在刘彻明白了。 同关煤矿再挖他个几年,地表就要挖完了! 然后就要挖地下了! 挖地下的煤矿,产量肯定迅速就要跌落回一年千万吨级别。 这还是同关所有煤矿工人依旧全部在岗的算法。 难怪现在要开发神木。 “目前还有哪儿有地表煤矿?” 霍海小声:“嘘,那是安洛铁路的利好消息,现在怎么能往外放。” 刘彻反应了过来。 反正要修通洛阳得到铁路的,路上遇到煤矿,就得绕一点路过去挨着。 刘彻算了一下,感觉不对劲啊。 这几千台蒸汽机这么恐怖,这要是有个十万台,一百万台,这还不把煤炭给烧光了?! “要是煤炭烧完了怎么办?” 霍海:“陛下别忘了电。” 蒸汽机的能量利用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只有百分之五,而内燃机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 汽轮机和内燃机效率差不多。 仅仅这一项,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炭。 刘彻今年被匈奴公司和西域公司迷花了眼了,已经没怎么关注同关煤矿了,现在刘彻才知道,同关煤矿那儿肯定赚死了。 还有,钢铁厂这边,那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研究院旗下的蒸汽机制造,也该独立建厂了不能再挂在研究院了。 这开足了马力疯狂生产蒸汽机,那是多少利润啊?如果打包上市,那能制造多少钱?制造多少工作岗位? 不过回过头来再想,这船壳太重要了。 试想一下,长安这么多蒸汽机运转,要烧多少煤炭?怎么运到长安来?都用火车运? 那煤都要涨价涨到普通人用不起的地步。 还是得轮船和火车一起。 哪边近,就运哪边。 火车可以去那些没办法补充煤矿,但是其他条件极好的城市。 而长安这种地方,那轮船就要络绎不绝了。 现在一想,古河道和漕渠两条运河的想法太天才了。 主打一个循环。 因为进入长安后河道不容易让大船掉头,那就干脆不掉头,一边进一边出。 加快运货过程。 刘彻想着想着回头:“监督一下,在漕渠和古运河两边再开两个码头,让运煤铁的船,和运普通货物的船分开一些。” “现在南面没有什么房子,还可以开个大湖,未来想开都开不了,再照着昆明池再挖一个霸明池。” 这个新湖,毫无疑问是为了避免堵船用的。 万一某一天某一艘极限大船进入河道,不小心翻船,到时候不会造成完全堵船,到时候古运河和漕渠两边的都有一个可以错车的掉头场所。 霍海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一点,现在一想,刘彻还是聪明。 这天生人精确实厉害,后世内河道翻船这种事情都很麻烦,在规划城市的时候能提前解决这种问题,那就先解决了。 再过个千儿八百年,后生看到设计图,都得夸一句,怎么这么机智。 儿宽已经带着一行人参观到了真正的锅炉。 这儿可就太热了。 不过现在再怎么秋老虎,毕竟也是中秋都结束了十来天了,虽然热,但是只要不凑上去,就还好。 刘彻叉腰抬头看着大锅炉,突然心生豪情。 “霍海,你说咱们大汉,最大的船能制造出多少吨的?百米长,千吨?” 霍海:“陛下,刚刚说起过,这船的明轮结构改成螺旋桨后,这个长度的船就能到千吨载重。” 刘彻恍然:“哦对。” “你百米长的船?” 霍海:“这个我也不知道,按理说那么长的船,应该比这个宽的多,起码可以载重三五千吨吧。” 就算不算蒸汽轮船和煤矿的空间,也得载重个二千多吨了。 刘据想象着那种船的规模,兴奋了起来:“姐夫,送我一艘!” 刘彻回头:“你怎么老伸手要?” “你就不能自己出钱让人造更大的船?太子府钱也不少,不花了不投入科技,未来你哪儿来的钱用?” 刘据有点疑惑,因为刘据听说现在天下的钱有一半都在自己老爹手里,自己还去创办企业,那是不是太贪心了? 不过刘据听刘彻说让自己去投资,更兴奋了:“好!” 霍海战术后仰。 刘彻连小孩子都骗! 这分明是刘彻看好了海船的前景,但是现在修建的铁路太多了,手里没钱了,所以准备把太子府的盈利给骗出来,拿出去投资制造海船,投资海上业务。 刘据这傻小子还没意识到呢。 刘彻看霍海这眼神,捋了捋胡须:那不是跟你学的? 霍海疑惑的眼神儿:我什么时候这么做了? 刘彻用脚尖在地上点了点,示意霍海好好回忆回忆。 霍海就想起了上回骗太子把钱埋进土里然后挖出来被刘彻抓了个现行的事儿,尬笑:“哈哈哈~” 刘据:“姐夫,你也觉得我该投资吗?” 霍海:“投吧,投资海船稳赚不赔,你投资了,未来收益回来的时候,当然先给你分。” 旁边的卫长公主偷笑。 刘彻回头使劲瞪了霍海一眼。 然后开口:“据儿投资所有权当然归据儿,但是呢,未来回来的钱,还是要统一管理,他现在还要学习很多,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哪有功夫去管钱?” 刘据也觉得对,管钱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多上一节机械课。 别看刘据才十岁,现在研究院的研究员都经常给他讲前沿科技了。 当然,实际操作和做实验时,还是比较低等级的实验,还在按部就班的学习。 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就算再笨,见识都比普通机械师高出不止一两个级别,更何况刘据在这方面还挺有天赋的。 看刘据上当了,刘彻:“刚刚儿宽讲的,你听懂没有?” 刘据兴奋:“当然听懂了。” 刘彻瞥了一眼身后的不少贵族:“他们好像没听懂。” 刘据:“那我给你们演示一下省力和省距离之间的关系。” 这儿是船上,而且蒸汽机需要随时养护维修,各种货运小车各种拖板到处都是,根本不缺滑轮。 很快刘据就组装了一对定滑轮,一对动滑轮,然后组装了一个滑轮组。 “曹家哥哥,你应该力气不止百十来斤吧?来试试。” 曹襄拍了拍胸脯,回头跟其他贵族吹牛哔:“开玩笑,草原上干匈奴王,我一手摁俩!” 人群后面高不识浑邪几人:“……” 能不能换个计量单位? 曹襄来到滑轮组面前,接过了刘据递出的绳索,曹襄双手往后拉动。 绳子拉了五六十厘米厚,另一头的钩子挂着的的箱子被拉离开了地面。 曹襄继续拉,又拉了一米多,这边箱子往上被拉离开地面了二十多厘米。 刘据:“可以松开了。” 曹襄松手后,刘据把钩子取了下来,把定滑轮那边的挂钩挂在了这个箱子上:“再来。” 曹襄装逼:“单手就能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