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家都巴不得店里的掌柜和工人忙的脚不沾地呢! 孔延年被大家笑了也不生气,反问:“霍大人,我一开始就说想要投资运河,这码头是陛下的,自然是轮不到我,这仓库,我投点?” 霍海:“仓库建设的确接投资,这仓库投资还不小。” 大家都疑惑,仓库有什么好投资的,还不小?无非就是修房子嘛。 你霍老二想要用买下来的地皮赚钱就直说,大家又没说不让你赚。 你就算赚个一百倍那也是你本事大,有种把渭河给断了,算你厉害。 他们这么想,霍海更不能让他们这么想了。 霍海:“大家想一下,你们辛辛苦苦从平阳县,从鲁国,中山国,甚至更远的安乐县,这些地方运送了货物过来,结果放在仓库里,一个火星子,哗~” 霍海一边说,一边张开双臂比划。 “就一下,烧的一干二净!” 一群人背后冷汗直流。 虽然航运,赚钱,可假如一船货,送到还没产生效益,直接烧没了! 那可就炸裂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生意,每一船货,那都是占据总家当一定百分比的啊! “呸呸呸,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这还没开始呢,就想这些?” 霍海:“仓库区,我们会建立很多机构,比如安保安全,比如瞭望塔,一旦望到什么地方着火,马上出动灭火队。” “说个不好听的,要是谁家着火了,一不小心给隔壁家烧了,不止自己血本无归,你还得赔别人家的。” “我喜欢丑话说在前头,这种防范于未然的事情,绝对是建立起有效的机制,比自己求仙问卜更靠谱。” 有些人点起了头来。 霍海:“还有,仓库区四通八达,路都要钱修,要养护,如果我只是把地卖给大家,大家各扫门前雪,搞不好你家修了一段水泥路,别人家门口没修,直接运不了货,怎么办?” “搞不好你仓库刚修好,结果发现四面八方都被别人家的仓库给堵住了,没给你留出路,怎么办?” “各位,你们以为我会把所有地都拿出来卖了?” “我不会,我反而要留下一半以上的地来修路。” “除了路,防火,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带动长安经济的港口区,而不是一片杂乱无章的破房子。” 一群人点了点头。 霍海:“不只是这样,你们仓库要不要人守着?要不要人管理?” “还有,有些货物运输过来需要加工的,加工场所要不要?” “这些都是可以花钱定制的。” “我是要赚钱吗?同关煤矿赚的钱还不够多?我要做的事情是,把这个区域规划好,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干大事。” 一群人点头,似乎是这样没错。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原本的渭河北岸。 大家回头望去,感慨颇多。 昨天,这儿还需要很麻烦的渡河呢,如果自己长期有船在这儿,渡河需要四分之一个时辰。 如果找船渡河,半天一天看运气。 要不是后来有了同关煤矿,让这儿渡河变成了常态,很多时候去北岸办公反而不方便。 就比如以前去给高皇帝上香,那就是个大麻烦事儿,现在居然通路了。 这时代变得太快了吧? 队伍往北走,霍海指着旁边:“这里靠近长安县最近,又靠近码头区,以后会建设成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区域。” “这儿的房价将会很高。” 霍海描绘着:“这里的房子会修成最坚固的砖房,而且是专门烧制的冬暖夏凉隔热隔寒的材料。并且豪华气派,门用最好的蜀地运来的木头制作,以后会标配供暖!” “一到冬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暖。” “整个街区随时都有巡逻团队,保护安全。” “在这里还会修建最好的学校,教孩子读书。” 有些人根本不在意。 霍海笑了笑:“以后的贵族小孩子们啊,从小就一起玩儿,这要是谁家小孩不来上学,那就生分了,疏远咯。” 很多听乐呵的人懵了。 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啊。 如果贵族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大官员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自家的孩子不来,那以后别人都是朋党,都互相认识,都是同学,自己家的…… 霍海:“这里还会开设最好的医馆,有专人负责环境卫生,避免任何腐败腐烂的东西出现在街区上,最大限度的避免疾病感染。” “这里家中的污水,不用自己送走,这里会建立地下排污管道,你只管排水,所有污水都会自然流走,而每天都会有专人把固体垃圾收走。” “住在这里,入则享受最安静的环境,最隐私的空间,出则享受繁华,十分钟内就能走到繁华街区,全大汉任何地方的产物,在这里都有出售。” 随着霍海的描述,所有人都想象到了这种生活。 霍海:“这里每一个院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景色布置,庭院景观,绿植,啧啧,闲暇时,约上三五好友,在家中喝茶,到兴起时,出门就能走到酒馆,喝个尽兴。” “啧啧。” 说的我自己都想住过来了。 一直在看旁边景色的刘彻叉着腰,回头:“给朕留个一百套。” 霍海回头:“啊?陛下,一共都没规划多少套,您是知道的,现在长安城人多,好多人有了钱但没房子,我这新修的房子肯定比以前的旧房子方便舒适,很多人都要买的。” 刘彻:“得留,给朕留一百套最好的顶级的豪宅,以后有功之人,就赏院子。” 霍海拍大腿:“还是陛下想得周到,这么好的房子,当然是大功之臣住是最好,虽然这顶级的豪宅一共就规划了二百来套,臣……给陛下留一百套!为大汉的功臣们留一百套!” 有人急了:“哎!霍大人,陛下,这一共二百套,就去了一百套了,咱们想买怎么办啊?” 霍海:“那没办法,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最顶级的豪宅只有这么多,但是第二流的豪宅数量多一些。” 说着队伍继续往北走。 桑弘羊奉诏上了马车,看着霍海依旧在介绍每个地方要修建什么,规划成了什么:“陛下,这么搞,真的卖得出去?” 刘彻瞥了桑弘羊一眼:“以前,我们也怀疑牛奶卖不出去,毕竟大汉没谁喝牛奶。” “结果霍海伙同全长安的医生,遇到谁身体不好生了病,就说是小孩没喝牛奶,对疾病没有抵抗力导致的,喝牛奶能少生病,你猜怎么着?” 桑弘羊:“可是根据科学报,这好像是真的,有数据支持的。” 刘彻点头:“我不是说他耍手段骗人,而是说他能抓住别人的痛点。” “你看着吧,光是全屋供暖这一条,就会让他们对这些新房子趋之若鹜的。” “贵族小学这种绝杀手段都不说了,没人能拒绝。” 目前很多贵族家里面都安装了地暖了,但有个问题,一般都是安装在主楼。 还没谁家那么有钱,在家安装好几套的。 这只安装了主楼的,家里的老人怎么办?小孩怎么办? 大夫人住在主楼,二夫人嫉妒怎么办?三夫人呢?小妾呢? 虽然这些事情絮叨起来就那么回事儿。 但天天在耳边絮叨。 总有一天你忍不住。 这时候,你再想起新式房子全屋都供暖,花点钱就能让耳朵解脱。 你就说你掏不掏吧。 同学这事儿就更别提了! 长安城以前攀关系都是血缘,但是在新一代里面已经变了,很多小孩并不是和表哥堂哥一起玩儿了,而是和同学一起玩儿。 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 除了这些手段,霍海没有别的手段了?刘彻不信。 当初霍海花了多少钱买下同关那么多地? 陆陆续续花了不足上亿。 现在产值多少? 霍海没有继续搞煤矿的事情,反而一头扎进房地产行业,投资高达四十亿,甚至更多。 里面的产出要多少才符合他这投入? 桑弘羊:“看来臣也要早点买几套,就算不住,当投资也好。” ———— 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