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早,项绪驾车,霍海坐在车上打哈欠。 新年前的最后一天,是早就定好的朝会的日子。 本来朝会这种事情,霍海是不会来的,不过这一次朝会要讨论的事情,全都跟霍海有关,想不来都不行。 霍海大概能想象到,这应该是历史上那一次盐铁中朝,只是被自己搞成了煤钢大朝会。 到了皇宫,一名羽林卫立刻上前,说是引导霍海去朝堂,实际上鞍前马后,又是垫小凳子让霍海下车,又是帮霍海掌灯。 虽然天其实已经很亮了。 霍海看着这年轻的最多和霍光差不多大的羽林卫:“你叫什么。” 一边问霍海一边往前走。 羽林卫低头弓腰:“上官桀。” 霍海脚步停了下来。 上官桀? 听着耳熟。 霍海:“你家还有亲人吗?” 上官桀小心翼翼的照路:“老母亲还在,父亲战死了,我还有个妹妹。” 霍海:“没有权贵亲属?” 上官桀摆头。 这小孩能在这个年纪正式成为羽林卫,很难得了。 一路上霍海都在思考上官桀是谁,最终只是记得,这个名字经常和金日磾桑弘羊霍光这些名字一起出现。 四大辅臣之一。 这个人原来是羽林卫。 羽林卫的来历霍海可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所有的羽林卫,都是良家子的后代,准确的说是,主动参军的良家子的后代。 而且,百分之一百全是孤儿。 都是将士战死留下的遗孤。 想通之后,霍海大呼上当。 以前看短视频,看到某知名王姓作家,说汉武帝时期,战死的将士见不着尸体死了失踪了的,全家人充为奴隶,霍海信以为真。 等知道羽林卫的由来后,才知道,搞了半天,抹黑是吧。 到了宫门口,霍海看到路博德迎了上来,这家伙笑嘻嘻的,看来最近有好事。 霍海:“你笑的脸都快烂了。” 路博德哈哈大笑,直接笑出声:“我的研究有点成果,义妁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灯会了。” 霍海歪头:“你怎么知道有灯会?” 灯会是为了刺激消费的又一举措,是留在元宵节那天的。 目前来说元宵节其实应该叫做上元节,后面还有中元节下元节,就是纪念三一主神的和后世的三元节还不太一样。 霍海要把上元节推动成元宵节,搞一个标准夜市出来。 这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给以后的夜市夜生活打个样。 不过路博德作为羽林卫副统领,知道也正常。 “爽了是吧。”霍海笑着。 路博德:“可惜不久之后我就没办法继续研究了。” 霍海摆了摆头:“你安心研究吧。” 路博德可能以为他要外派挂职然后准备出征了?其实还需要些时日。 路博德摆头:“可能没那么轻松。” 两人聊了一会儿,霍海才看向路博德:“这小子挺会做人的,照顾一下。” 路博德尬笑:“这不好吧,我哪儿敢往陛下身边调派人。” 霍海:“谁说让你把他调到陛下身边去,你把他调到能往上爬的地方去就行了。你不愿意的话我找我哥做。” 别忘了路博德只是羽林卫的二把手,霍去病才是名义上的一把手。 路博德:“这个简单。” 上官桀投来了感激的眼光。 上官桀这种要背景没背景要钱没钱的小孩,能一步步成为四大辅臣,证明他的能力绝对是人中俊杰。 只可惜他还斗不过霍光。 但是,如果现在有机会,那只需要一手提拔,他就成了自己人了,何乐而不为? 等进入朝堂,霍海才发现,今天的形势格外严峻。 甚至群臣都不插科打诨了,很明显,所有人今天来就是来开战的。 虽然前几次朝会霍海都没来,但前几次发生了什么,霍海很清楚。 盐铁钢煤的讨论,已经激烈到了极限。 盐铁已经够恐怖了,而钢煤还在盐铁之上。 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排名老末的茶都恐怖如斯,而盐也就排在七个的第四位。 而煤,是代替柴的存在,或者说是升级版的柴。 这是多大的利益,不是傻子都知道。 既然知道,那就要争。 群臣都不说话,霍海也不说,霍海拿着一把椅子,在角落里靠柱子坐了下来。 靠着倒头就睡。 很快,刘彻就来到了朝堂,霍海都还不知道。 附近几个人也没人喊霍海的。 等霍海一觉睡醒时,正看到东方朔在高谈阔论,大谈埃及梨轩如何如何。 霍海又仔细听了两句,才发现,东方朔是要组建使节队伍去埃及的梨轩(亚历山大港)访问。 又听了会儿,才知道刚刚内瑟斯上朝堂给群臣讲述了埃及的情况。 现在已经退出去了。 东方朔直言使节队伍是假,要安插间谍探查一路上各国的情况才是真。 不少大臣认为,现在大汉对于匈奴是优势状态,西域各国不敢造次,所以这一次出使,不会像张骞那么费劲,应该加大规模。 刘彻同意了之后,东方朔退回了大臣们之中,非常满意。 在前面几年,东方朔除了当喷子喷一些看不惯的事物之外,没有提出过任何建设性意见。 简单来说大汉无敌破坏王。 如今在朝堂上抒发己见,主导一次大的外事活动,让东方朔总算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退下来的东方朔还看了一眼霍海,投来感谢的目光。 霍海也不敢说这事儿是自己的功劳,但内瑟斯这事儿霍海的确出了一些力气,对着东方朔比了个大拇指。 不少人都看在眼里。 很多人都在嘀咕了起来:霍海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有他参与的事儿,就没有不赚钱的!他盯上了遥远的埃及? 此时,李蔡走了出来,拱手:“陛下,臣有本奏。”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中央之国有陛下坐镇,而江都国却失其君。” 在场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这回事儿。 霍海装不知道。 之前赵禹那家伙想要搞霍海,让霍海看了刘建的卷宗,霍海对里面的事情一清二楚。 这个江都国以前叫做吴国,七王之乱造反就是吴国带的头。 景帝又把吴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非。 刘非允文允武,同时推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多次立下战功,是诸王代表。 江都国总算是脱离了政治影响,好起来了。 但好了没多久,刘建这个变态,又是乱搞男女关系,而且还是在小妈爱好者,还搞骨科,还乱杀人,还搞人兽研究,本来就死路一条了,他还偷偷诅咒刘彻,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还对其他王的造反知情不报。 所以,几个月前他就‘自杀’体面了。 李蔡口中却是另一套说辞:“刘建此人荒唐至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蔡,不知道李蔡要推荐谁成为新的江都王。 李蔡话锋一转:“既然无君,就该收归中国,建议陛下改江都国为广陵郡。” “听闻陛下的第四子已经诞生,这过个几年,也好再封广陵王广陵国。” 刘彻:“众爱卿以为如何?” 一群人都称好。 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走上了朝堂。 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 李蔡:“当初刘建自杀后,其妻妾妃子都被抛弃在了大街上,无人管,但他还有一个女儿,名为刘细君,乃是皇室后裔,所以被官员送到了长安。” 霍海在后面嘀咕:“什么狗屁被抛弃在了大街上没人管,是当地贵族豪强把他那些个老婆给分了吧。拖油瓶没人要。” 刘彻瞥了一眼后面:“霍海,你在嘀咕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