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图穷匕见-《大汉有活爹》


    第(2/3)页

    “你能保证吗?”

    “还是你?!”

    “既然发现了错误,那就要纠正!既然有了方向,那就要去努力!”

    “就像霍爱卿讲的,为往圣传绝学!明知道有困难,也一定要去做!”

    “此事就这样决定了,传令天下儒生大儒,朕欲要翻译四书五经为白话文,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翻译版本,朕也会招募一些人为编撰,专门负责官方版本的编修。”

    其他人松了一口气。

    如果刘彻赶尽杀绝,不允许其他人翻译,就他自己找人翻译,那大家肯定不干,必须把皇宫大殿的顶都给掀了。

    但问题是,刘彻允许所有人都可以翻译,你要是有本事让别人觉得你翻译的对,那是你的本事。

    大家各凭本事斗呗?

    这无论是朝堂大官还是民间大儒可都不怕,看不起谁呢,难不成我翻译的没你皇宫那几个官员翻译的精妙?

    但他们忘了一件事情。

    似乎,传播得快传播的远,比翻译的精妙重要不知道百倍千倍。

    这事儿霍海早就跟刘彻提了。

    只要你翻译完,迅速往民间推广,谁不学?

    目前要当官,是要学了儒家才能当官的,问题是,儒家经典的各个雅言翻译版本,都掌握在大儒手中,大家学不到啊。

    要当官,还得先去给大儒拜师,给大儒当儿子。

    然后才能学。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万一还没当上怎么办?

    本来就有举孝廉的说法,又要当孝子又要当贤徒,这可太难了。

    但是,官方版本一发行,给钱就能买,买了就能学,其中大部分东西和大儒版本没区别。

    学不学?

    那必须学啊!

    因为没有见识过纸张的威力,所以现在没有任何人反对刘彻的举措。

    只是有些聪明人,隐隐觉得哪儿不对劲。

    怎么几个车夫编排陛下的事情,转变成官方修书,翻译经典了?

    而且还是翻译成白话文?!!

    什么情况?

    但他们也想不清楚到底是哪儿出现了问题。

    ……

    太子宫,赢公低头给董仲舒汇报着情况。

    吕步舒多半是废了,所以董仲舒把自己的那一套,都传给了赢公,赢公虽然是前朝宗室,不可能入朝为官,但却因为董仲舒亲传弟子身份,成为了太子的经学教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