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身旁,枢密院都承旨更是面色颓然: “枢密使大人怎么会给他比下去?姓赵的运气为何如此之好……” 是的,不少人只能在心中愤恨,认为赵都安纯属运气逆天,赵师雄才主动来投,给他碰上了。 认为若薛神策在西线,那受降的就是虞国军神。 诏衙的锦衣们也听到了消息,大为振奋,海棠笑得爽朗,一挥手: “今日该庆贺,中午去鼎丰楼,我请。” 众锦衣纷纷叫好,兴高采烈。 人群中,沈倦忽然拽了下侯人猛。 “干啥?”刺头正嘿嘿傻乐,皱眉瞥他。 沈倦抬起下巴,指了指人群不远处,失魂落魄的陈司业和都承旨: “喏。” 侯人猛眼睛一亮,双手合拢,手腕活动,发出“咔嚓”响声,阴恻恻笑道: “走着?” “走着!” “上次动手轻了,这次给他们长长记性。” …… “打听到了,说是赵都督将那个赵师雄收服了……” 乐游原另一边,京城达官显贵的女眷们齐聚于此。 这会,宁夫人提着裙摆,脚步匆匆地走回来,微微喘息,将得知的消息说了一遍。 尤金手中还捧着不久前,从文会那边传抄回来的《别董大》,美妇人专注地听着,嘴角笑容比瓦罗兰特的弹道还难压。 她身旁,穿着明亮色泽襦裙的赵盼儿竖起耳朵听完,秋水般的眸子荡漾着仰慕,视线越过人群,望向远处的女帝队伍……中的某一道覆着面具的身影。 母女二人自然知道,那正是自家大郎。 “大哥真厉害。”赵盼低声说,“娘,你说……” 她一扭头,发现尤金已经扭着丰腴的腰肢,拉着宁夫人,去其余贵妇人扎堆的人群里接受周边众人吹捧恭贺。 “哎呀呀,哪里哪里,大郎诗文做的不多,只随手做一做。” “那赵师雄?想必也是不容易的劝降的……运气,运气。” “……”赵盼面无表情收回视线,跺了跺脚,心想娘好生没深沉,竟染上了喜欢听旁人吹嘘赞美大哥的毛病。 眼睛瞥见一大群同龄少女,聚集一起讨论赵都安,一副发春的样子。 她愈发不爽,扭头看了眼身旁的宁小姐,骄傲地扬起下颌,哼了声: “宁宁,我们走。” …… 董家大宅。 太师董玄因年迈,今日没有去踏秋。 得知消息稍晚了些。 “竟有此事?他劝降了赵师雄?!” 董太师愕然,耄耋之年的三代老臣面庞涌起血色,起身拄着手杖,在屋内踱步,不住呢喃: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竟是被匡扶社诓骗,我就想先帝厚待赵师雄,此人为何养不熟……” “备车,老夫要进宫。” …… 金秋雅集上的消息,在口口相传中,在这一日,如一道旋风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茶馆酒肆中,都是谈及西线大捷,赵都安用计策拿下赵师雄的话题。 尤其因过程扑朔迷离,引得无数百姓争相阴谋论,揣测真相如何。 “是真是假?那么大的将军,都不打就归降了?”酒楼中,有人不信。 “那是前线军情送回来的,大张旗鼓,能有假?这等事,若伪造岂不是丢了整个朝廷的脸?” 一名老秀才言辞笃定,摸出一角钱,拍到桌上: “小二,今日高兴,再来二两肉。” 桌边有两个国子监读书人撇嘴道: “准是撞了大运,我就不信,就怕那赵师雄是假意归降,之后就惨喽……” “就是,听闻军情还是那个小白脸缉司带回来的,此人身份成疑,不敢露真容,必有蹊跷。” 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 “砰!”楼内一名魁梧的江湖大汉蒲扇大手一拍,怒而起身骂道: “赵都督做下何等大功,你等却在此嚼舌根子,我看倒像个反贼内应,与我去见官!” 说着,耿直大汉拎着砂玻大的拳头就打。 两名读书人面色大变。 酒楼上登时填满快活的空气。 …… 皇宫。 赵都安从乐游原返回,在宫中转了一圈,与海公公扯了会闲篇,估摸时间差不多,才赶赴御书房。 凭借“供奉”腰牌,他在御书房等待了片刻。 只听外头传来女官的声音:“陛下。” 少顷,一道靓丽的身姿出现在门口,赵都安抬起头,正看到午时阳光从古色古香的门口照进来,秋日金灿灿的日光引燃了地面。 光中,白衣青丝的身影遮住了光,莲足在裙摆下迈进了书房,踩在针织地毯上。 “咣当!” 房门合拢。 赵都安起身,右手在脸上一抹,摘下白色面具,真正的脸上露出笑容:“陛下。” (本章完) 第(3/3)页